“超配”A股成共识 多家国际知名投行投“信任票”
12月4日,摩根士丹利将**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为“增持”。自2021年1月份以来,摩根士丹利一直对MSCI**指数维持中性评级,这也是近两年来的**上调。
近期,高盛、摩根大通、花旗等多家**知名投行纷纷提高对**股票的预期,看涨声音不断。公开资料显示,11月份以来,高盛对A股、港股维持高配,预计MSCI**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在未来12个月回报率达16%;摩根大通预计MSCI**指数至明年底有约10%的潜在上升空间;花旗则将港股的评级上调至“增持”。
“**知名投行纷纷‘超配’**股票,有利于扩大A股市场内外资本流通渠道。”**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治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产品端的角度来看,**资本配置A股往往通过**投行提供的指数产品,上调为“增持”意味着主承销商将会提供更大规模的份额认购权,这为A股扩大吸收**资本规模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境外机构投资者往往倾向于价值投资,遴选全球范围内投资估值低、现金流健康、商业模式清晰、业绩可预测性强的公司的股票。外资‘超配’**股票是对**经济增长前景和**企业盈利能力投下‘信任票’,能够为我国股票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受访专家表示,之所以外资机构集中“唱多”**股市,主要在于**经济基本面良好,汇率稳定、流动性充裕且股票估值处于低位,**资产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来看,在**外严峻复杂环境下,西方**经济衰退预期加剧。我国实施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了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恢复向好态势显现,**增强了外资看好**的信心。
田利辉表示,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全球资产配置出现避险情绪,防止地缘政治危机带来的原材料涨价和美联储加息缩表形成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经济发展稳定,投资逻辑清晰,流动性充裕。
“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面临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在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预期下,市场回报和吸引力将会减弱,海外资本将会流入到更具吸引力的市场。在此背景下,**货币市场流动性偏向宽松,A股估值有较强的吸引力,**资本市场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占据有利地位。”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徐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陈治衡分析称,当前**资产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一方面,汇率的稳定增强了**资产价格稳定的预期。美联储加息使得全球非美元货币纷纷贬值,相比之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维持稳定,投资人民币资产则更利于资产价值的稳定;另一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中,**资产的高收益率对于境外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此外,未来A股市场估值有望出现回升。瑞银证券**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预计经济复苏与下游利润率改善将带动A股沪深300指数的每股盈利增速从2022年的4%跃升至2023年的15%。目前沪深300指数的静态市盈率为11.3倍,低于五年均值1.2个标准差,且接近于2016年和2018年的低点。
“由于年初至今A股盈利仍实现正增长,且在岸剩余流动性与信贷脉冲均呈回升态势,我们认为如此之低的估值水平并不合理。”孟磊表示,如果对明年的基准情景展望成为现实,A股市场的估值有望出现回升。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