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币界百科

core币提现绑定钱包 任正非为什么说鸿蒙系统需要300年才能超过安卓?

任正非为什么说鸿蒙系统需要300年才能超过安卓?

任正非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华为操作系统可能需要长达300年才能超过Google和苹果。有些媒体就说华为emui在掏空安卓,还有一些媒体说P40没有搭载鸿蒙系统,那mate40也不会搭载,甚至P50也不会有。

我认为任总的话有3个意思;

1.表明华为是有自主操作系统的。

2.我就是承认不如你的好,哪怕大家都说好,这层意思得细品。

3.长达300年表示至少要300年;不会超过300年,可以理解为1年—300年之间,一切皆有可能。这是很简单但很有深意的答复。

其实,任正非说的是实事,就是谷歌平果系统现在处于**地位,但是华为是有准备的。此外任正非说的是不会超过300年,希望自媒体别改变原话,一般来说,一年取代,也可以称为不超过多少。所以,自己理解吧。

不得不说,任总这是大智若愚啊!现在鸿蒙系统已经在全球发布生态组建,好几百万的app,现在是不是开源还不好说,生态成功了!就说我备胎转正了。

要是现在承认了围堵了怎么办,最少现在还在搭载安卓是因为有合同,所以谷歌也没办法,不让用服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任老当年看到了美国狙击日本的pc系统,不然也不会是微软一家称霸了三十几年。

任总还讲过,其实5G也没那么重要(原话不是这么简短,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任总这么讲也是迷惑竞争对手,实际5G真的不重要吗?任总每次接受采访都要面带笑容,难道代表任总真的爱笑吗?任总说的话你非要全信那我有什么办法,只能代表你是玻璃心。

说实话,我认为300年后可能人都不需要用手机了,芯片直接集成于人体大脑,部分自媒体瞎编掏空这个掏空那个,**任正非说句大实话拆穿[我想静静],不知道300年后还会不会有华为。

不过,也有人觉得我这个说法不太靠谱,他觉得:不要老想着不用手机了,植入芯片了,不用吃饭了,直接一颗药丸解决这种美其名曰的高科技。科技是个给人带来**和便捷的。不是单纯取消一切人类的劳动的。如果人啥事也不干了,啥也不干,**从什么地方获得,满足感从哪里来?

不知道你对任总说的话有什么不同看法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我觉得任老这句话就是给外界放了一颗“**”,虽然鸿蒙确实和安卓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三百年还是太夸张了点。不过这句话看起来有些俏皮,起码从任老的话透**很多鸿蒙的信息。

大方承认鸿蒙系统和安卓存在差距

任老毕竟不是营销人员,说话也比较实在,鸿蒙系统确实和安卓系统存在着不少差距,这点没必要掩饰。

由于华为涉足手机、电脑领域本来就相对较晚,算是半路出家,底子本来就差。况且谷歌的安卓系统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华为短短一两年就想追赶上也不太可能;大方的承认差距反而比遮遮掩掩或者的强行对比更能赢得大众的好感。

追上安卓肯定不需要三百年

如果说鸿蒙和安卓之间有**差距我是相信的,追赶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也是相信的,但是任老你要说鸿蒙和安卓差距三百年,这说法未免也太过夸张。

不过鸿蒙到底和安卓差距多少年?我个人认为保守估计可能在两三年左右。毕竟华为在今年或者明年已经打算鸿蒙商用,如果技术层面差距太大用户不买账,那么这个系统推出来没有**意义,并且还很容易砸自己的招牌,精明的华为应该不会干这种傻事。

鸿蒙和安卓不**只差在技术

我个人**两款系统现在在技术层面的差距应该不大,就算是有**差距也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但是两者的生态差距是限制鸿蒙商用的**障碍。

如果鸿蒙真的推向了市场,那么将直接面临一个**峻的问题,那就是消费者是否认可。大家都知道习惯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使用安卓手机的时候会非常不习惯,那么鸿蒙系统也可能面临同样的难题。如果不能被大众认可,那么鸿蒙在技术方面做得再好依旧是一款失败的操作系统。

从目前看鸿蒙依旧算是华为的备选选项,在未来也只会先进行小规模的测试不断调整后才会**铺开。在鸿蒙系统商用后大家会选择尝试使用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很多人会不太关注任正非的采访,不熟悉他的说话风格。这只是任正非针对**《龙》杂志采访记者贾正的提问,用一种调侃的说辞说出来,这句话并不能代表**含义。我觉得至少应该把采访的背景了解清楚,把相关问题上、下文读完。

任正非: 不用美国零部件是可以的,但是别人不买怎么办。安卓和苹果的操作系统在世界的销售量是巨大的,消费者已经熟悉这两个操作系统。华为是个后来者,要让消费者认同我们的操作系统是很艰难的。所以说,华为的操作系统要想超越安卓和苹果的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不会超过300年。

认同,简单来说就是被市场认可,具备市场竞争力。一次平淡的采访,任正非夸张调侃的说辞,能被断章取义,只能说华为从上到下一举一动,都被很多人用显微镜放大研究。这本身对华为来说,是种荣誉。

与其对任正非与记者的一句玩笑话嘲讽,不如静下心看看任正非整篇采访,里面有任正非对**教育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思考,对公司发展的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与苹果,三星竞争合作的看法,采访里展现出的胸襟和思考高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值得思考和学习。

任正非的整个采访很好的解释了他为什么需要调侃说鸿蒙系统需要300年才能超过安卓

01 尽管现在华为和美国有冲突,但华为终究要和美国一起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比如:华为与三星、谷歌、苹果并不是针尖对麦芒关系,一直都是友好合作的关系。虽然华为的手机没有搭载安卓系统,但是三星和其他品牌手机搭载了。华为的5G基站在全世界销售,苹果、三星等品牌手机使用华为的基站,这样就有了生态。如果没有形成生态,华为的基站又有什么用呢?

华为在发挥自己的长板,通过与其他的企业相互协作、互通有无,来营造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一味的树敌,对谁都没有好处。

美国少数政治家的提议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意见,美国的企业还是特别愿意和华为合作的。美国如果要压制华为的发展,就和打“七伤拳”一样,要先伤了自己。所以美国后来恢复了一些美国公司向华为供货。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美国的**华为或华为遇到的其他阻力不见得会是一件坏事,一个缺少磨难的企业是很难经久不衰的。磨难反而会带来上下一心的团结,而飘飘然的繁华只会带来毁灭。

02 **最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要依靠科学、人才和教育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比如:现在的华为手机生产线,20秒钟就可以做一部手机,基本上是没有人的操作。如果人的文化素质不够,以后人工作的机会都不存在。

从华为的一个缩影,可以放到到一个**。****也要走向这一步,否者**是没有竞争力的。把教育做好才是**的未来,教育是软的土壤,没有这层软的土壤**庄稼都不能生长,没有人才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即使现在建再多的基础设施,将来也还是会变得贫穷。

03 经济**是走向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会有竞争力,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竞争力。

比如:早在2011年,美国时任总统**曾问苹果的乔布斯:“乔布斯先生,要在美国生产iPhone的话,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乔布斯回答说:“这些工作是不会回来的。我们在**雇佣了70万工人,背后需要3万名工程师的支持,如果你能教育出这么多工程师,我们就能把工厂迁回美国。”9年过去了,苹果依然把**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一个**不可能单独构建一个全要素能力,单凭一国之力搭建全要素产业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任正非是一个有高度、有格局的企业家。它告诉我们需要提高自己、寻找更多的朋友,去拥抱全球一体化的世界。而不是去产生民粹主义,只管撸起袖子加油干。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