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对冲行情 比特币对冲行情最新消息
比特币再度逼近5万美元关口,机构加仓是卷土重来还是割韭菜?
摘自花旗关于虚拟币的**。。。在这份长达108页的报告内,花旗指出,虽然比特币的未来仍无法确定,但随着它相继获得特斯拉、PayPal、万事达等公司的追捧,再加上各国央行加速探索自身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很可能正处于一个跻身主流的大规模转型临界点。
“此轮牛市与以往最为显著的差异是,机构用户对于比特币的兴趣与日浓厚,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比特币可以对冲通胀、分散投资组合,以及充当传统政府债券无法提供的避风港。”花旗在报告内写道。
确实,据bitcointreasuries.org数据显示,目前有42家公司持有超135万枚比特币,占2100万比特币总供应量的6.43%,总价值逾650亿美元。**的持有者是灰度,其拥有64.91万枚比特币。表内还列出了22家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其中MicroStrategy和特斯拉以9.08万枚和4.80万枚比特币持有量位居一二。。。
疫情对比特币有影响吗?
当然有影响,就在上个月比特币经历了一场暴跌,下滑程度让很多人瞠目结舌。
虽然在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冠**列入流行病范畴后,比特币价格一泻千里,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觉得意外。我们之前曾提过,比特币是法币体系崩溃下的一种对冲资产,而不是用来应对经济危机的。
总有人把比特币赞誉为黄金的替代品,在出现危机时,黄金一般被视为避风港资产。但在当前的这场危机中,很明显比特币并不是避风港资产。
3 月12 日之后,比特币的价格跌破了正常水平,说明人们对病毒在美国地区蔓延的担忧还是触发了恐慌性抛售。
这与此前病毒在**肆虐时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或许也就说明**地区的投资者曾将比特币视为避风港资产,而美国没有。
突破38000美元!比特币持续疯狂:是财富密码还是投机泡沫?
资本用脚投票
现在不仅是散户,也有不少机构买比特币对冲呢,因为更大规模的宽松,更加高企的通胀已经到来。
所有能够比通胀率拥有更高收益的东西都会被买
这两天比特币有两个节点,**个是确认拜登上台,直接涨了一波,第2个是拜登宣布开展新的**计划,又涨了一波,直接到达了41,000以上。
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也开始达到一点一都是在用脚投票
什么是比特币风险对冲?
在如今成熟的传统金融市场,风险对冲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具了,也是机构常用的手段之一,主要为了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采用风险对冲策略可以把投资风险降到**。而对于比特币这个还在成长的市场来说,风险对冲可能很少人会接触到,甚至根本不了解风险对冲是什么?
什么是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与风险分散策略不同,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那么,比特币是否也能进行风险对冲呢?
比特币市场发展速度飞快,如今衍生品线路早已成熟了,不管是期货还是期权,都可以用来做现货的对冲,不过相比期货,期权更适合做比特币现货的风险对冲,因为二者本质都是现货性质。而且在**程度上,期货合约风险较大,对冲要求更高。
学会利用标的(BTC)衍生品来做风险对冲以后,你再也不会担心比特币大跌,可以说对市场的下跌已经无所畏惧,从而轻松战胜这个市场,进入无风险炒币时代。
如何利用比特币期权无风险炒币?
比特币期权本身就是衍生品,例如BitOffer全球首推BTC期权,无保证金、无手续费、无需行权,是现货**的风险对冲工具。如何利用期权来对冲现货的下跌风险呢?
举个例子:比特币现价8000美金
当比特币从8000涨到9000美金时,你现货盈利1000美金。
当比特币从8000跌到7000美金时,你现货亏损1000美金。
因为你没有做**相应的风险对冲策略,所以账户损失较为明显。但如果你做了相应的对冲,比如说,在买入一枚比特币现货的同时,在BitOffer开了一张看跌期权,成本也就 20美金左右。
当比特币从8000涨到9000美金时,你现货盈利1000美金,损失看跌期权费20美金。
当比特币从8000跌到7000美金时,你现货亏损1000美金,看跌期权赚了1000美金。
这么一来,现货亏损的1000美金就被看跌期权赚的1000美金对冲掉了,账户上没有**损失,这就是比特币期权对冲现货的魅力。
比特币期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能够让你随机进场!无论市场处于什么行情,什么价位的情况下,都可以直接进场,因为你买入现货的同时开启期权对冲机制,哪怕你是在20000美金买的比特币,只要你在BitOffer开了看跌期权,跌下来你账户也没有损失,但如果继续上涨呢?那你现货就持续盈利了,仅仅只是损失这种看跌期权的费用而已,根本不会造成**影响。如果你不了解比特币期权的话,那么你炒币可能还会持续面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