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从梦想到现实 临港新兴金融能级提升

  因时而生,因势铸就。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

  揭牌五年以来,过去的东海滩涂上,如今已高楼林立,临港新片区从**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不断成长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临港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9.8%,多个关键指标均实现跨越式增长。

  “一城一带一湾”,构成了上海**金融**的图景。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未来的新兴金融**和上海**金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正在加速集聚,产业发展显示出强劲动力。滴水湖金融湾是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之一,也是临港面向未来,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金融服务新生态的重要窗口。

  数据显示,目前,滴水湖金融湾已累计注册落地企业1400余家,已汇聚世界500强规模企业140余家、**500强规模企业170余家,吸引注册资本人民币超2100亿元、美元超20亿,未来新兴金融**已具雏形。

  “**的滴水湖,世界的金融湾”。五年以来,临港新片区**提升滴水湖金融湾品牌,加快培育发展科技金融、金融科技、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新兴金融活力持续迸发。

  ——看金融创新。五年以来,临港新片区在金融创新领域屡创先河,包括落地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户、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转让等多个“**”和“首单”业务。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临港新片区贯彻落实**院“80条”中涉及金融服务开放的6条举措,在**率先试点公募基金领域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并制定放宽非居民并购**限制业务指引;深化跨境投融资便利性、推进区内金租SPV与母公司共享外债额度等;探索制定对接**的业务规则与监管方式、合作建设金融风险监测系统等。

  ——看要素聚焦。五年以来,临港新片区持续打造高能级功能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如滴水湖金融湾加快集聚金融要素平台,建设上海再保险登记交易**。截至目前,已有20家再保险运营**正式入驻,平台登记再保险保费收入35.9亿元。2024年,力争实现再保险分保费收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临港新片区张开怀抱,各类要素资源向高地聚集。滴水湖金融湾积极打造**油气交易**,建设现代化油气交易生态体系,并达成首单**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交易,持续提升我国**油气市场话语权;打造****“线上 线下”结合的“走出去”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在**率先开展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试点,2023年离岸转手买卖收汇规模已达132.16亿美元,占上海**比重为35.43%。今年前9个月收汇规模已达178.17亿美元,以101.82%的速率增长,占**比重提升至45.02%。

  ——看能级提升。五年以来,临港新片区累计落地金融类项目超600家;2023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66.9亿元,同比增长8.6%。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落地****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第九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安联基金、****险资私募基金——鸿鹄基金;金融科技集聚区成果显著。落地**跨国金融集团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汇丰金科、渣打集团孵化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通世创联、交银集团金融科技平台——交银金科,成立具有**影响力的资管科技公益平台——智能投研技术联盟(ITL。

  高能级股权投资集聚区已具规模。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设立临港科创母基金。打造“千亿级”产业基金集群,撬动社会资本逾3500亿元,约占上海市基金规模的六分之一;建立融资租赁集聚高地。依托国产大飞机产业的主场优势,助力C919商业首飞、ARJ21顺利出海。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上海融资租赁资产流转**”,形成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债权融资闭环机制。此外还支持外资金融科技公司参与增值电信开放试点、支持外资设立公募基金、理财公司等资管机构、深化QFLP和QDLP试点等。

  ——看人才吸引。目前滴水湖**金融学院已入驻临港,下一步还将有相关院校入驻,形成以新兴金融为主体的人才聚集体。以滴水湖**金融学院为代表的一批院校在临港新片区设立,正是立足服务**金融强国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滴水湖**金融学院成立了ESG金融研究**和再保险创新研究**两大智库平台,积极对接****金融智库与学术资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每年发布《新兴金融发展报告》,用专业的视角和前瞻思维,为区域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聚深化改革之力,展新兴金融之翼。未来,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集聚金融要素平台和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新兴金融业态,以滴水湖金融湾作为企业和平台的创新发展舞台,为上海**金融**建设贡献临港方案和临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