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应对儿童健康“防未病”新需求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多维度创新诊疗与干预模式

  财经9月9日讯 2025年9月16日,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将迎来建院十周年。

  “过去十年,我们完成了从以儿童内科疾病诊治为主的‘大而全’模式,向聚焦专科特色的‘小而精’模式的关键转型。”北京东区儿童医院院长何定学表示,医院通过优化医护团队配置、调整科室空间规划,**打造身高管理、神经精神心理、过敏性疾病预防等特色专科门诊。如今,专科门诊量占比已从建院初期的30%提升至50%,这一数据变化,彰显了医院“以专科优势满足跨区域儿童健康需求”发展策略的显著成效。

  “如今儿童多在洁净环境中成长,接触自然微生物的机会减少,可能影响免疫力构建。我们应引导公众正视‘共生现象’,通过科学健康教育,让‘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何定学表示,人体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基于这一理念,医院构建了儿童健康管理的“全维度覆盖”,从生长**、精神心理状态到行为习惯培养,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个性化指导,倡导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助力构建长期健康管理机制。此外,医院进一步完善了儿童健康筛查体系。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医疗院长黄建萍介绍,近年来,儿童健康管理在生长**、过敏性疾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眼科、口腔科高发疾病等领域呈现诸多新特点,医疗端针对性推出涵盖系统管理、精准诊疗、**度干预及家校医协同等在内的全新应对方式。

  据了解,北京东区儿童医院2025年身高门诊量较2024年增长约20%。但不少家长仍存在认知误区,比如混淆骨龄与身高的关系、误解遗传对身高的影响等。对此,诊疗端推行“目标-评估-干预”的系统性管理模式,先结合孩子生长潜力与家长期望确定理想身高,再综合实际身高、遗传身高、年龄等因素评估可行性,**从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维度定制专属计划并动态调整,同时针对家长高频疑问提供专业解答,帮助扫清认知障碍。

  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显著攀升趋势,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疾病的就诊率大幅上涨,且常出现“共病”现象。家长对过敏的认知呈现两极化,部分能意识到反复**、流涕等症状可能与过敏相关,但仍有不少人混淆过敏性鼻炎与普通感冒,延误早期干预时机。诊疗中,诊断技术不断升级,“三位一体”综合诊断路径、“4W1H”结构化问诊模型广泛应用,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等为精准诊断提供支撑;**方案持续优化,生物制剂靶向**、微生态调节等,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和精细化随访服务也逐步推广,同时指导家长做好日常防护与急救准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方面,6-13岁学龄儿童成为高发群体,占比达90%。不同年龄段症状表现不同,学龄前多表现为好动,学龄期则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且常共患学习障碍等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异常、环境(如过早过量接触电子屏幕等多因素相关,但家长认知存在诸多误区,有的误将孩子症状归为“懒惰”,有的回避就诊或忽视非****。诊疗中,“非** **”双轨并行,非****包括行为干预、认知训练等,**则需在专业指导下规范使用,同时强调早期识别与长期**,学龄前儿童优先采用非**干预。此外,通过科普纠正家长误区,推动家庭、学校、医院三方协作,为孩子营造适宜的干预环境。

  据悉,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将于9月13日至14日开展大型免费义诊活动,面向新老患者开放专科服务,涵盖儿童保健、精神心理、耳鼻喉科、眼科、外科、皮肤科、口腔科、中医理疗等常规科室及门诊,以及小儿神内、小儿骨外、学习困难门诊等特色专科。家长关注医院公众号,回复“义诊”即可报名。

  此次义诊打破以往“全科医生问诊”模式,采用“专科点对点服务”机制,每个专科单独设诊,由资深专家坐诊提**准诊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