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8月份核心CPI继续回升 PPI同比降幅收窄

  9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叠加**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需求持续回暖,物价运行信号更加积极。

  ****城市司**统计师董莉娟分析,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8月份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从翘尾因素看,上年价格变动对8月份CPI同比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下拉影响比7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从新涨价因素看,8月份CPI环比持平,低于季节性水平约0.3个百分点。二者共同导致CPI同比走低。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8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7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7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自3月份起逐步扩大,8月份上涨0.6%,涨幅比7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

  民生银行**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CPI方面,结构上呈现“食品能源下行,核心通胀升温”的特征。其一,食品价格稳中有降。秋季气温下降、降雨减少,水果、蔬菜、鸡蛋等供给增加,价格季节性下行。存栏高位背景下,猪肉价格仍将维持偏弱走势。其二,能源价格承压。OPEC 持续进行增产操作,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压力累积,加之传统燃油消费旺季结束,需求边际转弱,油价短期缺乏支撑。其三,核心通胀升温。当前各部门各地区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着力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助于推动供需结构改善,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7月份的下降0.2%转为持平,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同比下降2.9%,降幅比7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收窄。

  谈及8月份PPI环比变动的主要特点,董莉娟表示,一是供需关系改善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二是输入性因素影响**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

  “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董莉娟表示,一是**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治理、**行业产能治理有序开展,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发展新动能稳步成长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回升。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相关行业价格同比有所回升。三是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拉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在温彬看来,PPI或将进入回升周期。一方面,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入、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价格合理回升的基础将不断夯实。另一方面,得益于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全球经济复苏,出口将保持韧性,对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