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基点 美联储时隔9个月重启降息
时隔9个月,美联储再度降息——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在议息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00%至4.25%之间。
此次降息虽在市场预料之中,但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传递的“弦外之音”更令市场关注:“**”的基调、“偏鹰”的发言、一张突兀的反对票……
展望后续,美联储渐进式降息周期已然启动,但其能否连续降息仍悬念重重。
25个基点降息如期落地
美联储时隔9个月以25个基点的幅度重启降息,被视作一次标志性转折,预示着美联储货币政策重新进入宽松轨道。
美联储为何选择在这一时刻重启降息?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白雪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一决策同时反映了美国就业市场下行的压力,以及对政治干预与通胀风险的权衡。会议释放的信号清晰表明,就业已取代通胀成为当前政策的首要关注点。
选择下调25个基点而非50个基点,也显现出美联储正试图平衡其双重使命:一方面须防范美国就业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警惕过早降息重新点燃通胀。
“当前美国就业市场出现明显的恶化信号,美联储9月降息存在必要性,降息25个基点符合预期。”中信证券**经济学家明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3个月均值仍在3万人左右,处于历史低位,并且8月失业率走高、职位空缺数下降也显示就业市场的走弱态势。
从经济预测来看,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有所改善,但通胀仍面临上行风险。美联储将今年和明年美国GDP增速预测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分别为1.6%和1.8%,同时上调通胀预期,并将通胀达标时间推迟至2028年。“这表明美联储准备在短期内容忍适度通胀,以换取就业市场的稳定。”白雪说。
后续政策路径扑朔迷离
除降息外,市场也非常关注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传递的“弦外之音”。
本次会议“鹰鸽难辨”——虽然基调整体偏“**”,关注美国就业风险,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基调“偏鹰”,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没有必要快速调整利率,降息50个基点未得到广泛支持”,并将此次降息定调为“风险管理式降息”,即基于非农数据**的“预防式降息”。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在研报中称,这表明,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并非基于美国经济衰退的现实,而是对潜在下行风险的预防性应对,总体基调偏中性。
对于美联储降息后的政策路径,市场普遍预计渐进式降息基调下,年内大概率还将降息两次。但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能否连续降息仍悬念重重。
点阵图显示,多数美联储**预计2025年还将降息两次。白雪表示,考虑到美联储短期对就业的重视大于通胀,年内降息大概率会持续推进。本次利率预测中位值显示美联储预计今年共降息三次,较上次预测增加一次,结合当前已完成一次降息的事实,意味着11月和12月的两次会议各降息25个基点,到年底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50%至3.75%。
美联储独立性成关注焦点
美联储的独立性也将成为后续货币政策路径的关键变量。
在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中,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的新任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投出了**的反对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点阵图中最突兀的点也有极大概率来自米兰。按照他的预期,在9月降息后,美联储应该在年内再降息125个基点。
政治因素的干扰,给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走向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民生证券研报称,劳动力市场降温与通胀黏性的“数据悖论”,米兰上任带来的政治博弈等,都使得美联储的决策面临两难局面,也将后续宽松路径的走势推向复杂化。
白雪认为,2026年美联储的政策路径将更加依赖经济、就业数据的演变趋势与政治周期的互动,是否连续降息的不确定性较高。若特朗普继续推进“扶持****进入美联储”的策略,加之2026年美联储主席换届,2026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构成可能更趋宽松。
在此背景下,市场关注美联储如何保持其独立性。从本次会议传递的信息来看,美联储的前瞻指引较为克制且理性。沃勒、鲍曼这两位由特朗普提名的理事,本次会议与其他成员保持意见一致,并未倒向“降息50个基点”。鲍威尔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坚定致力于保持其独立性。
“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即使2026年换届后面临部分人事调整,政治因素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影响也将较为有限。”白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