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9月1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我国建成全球规模**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黄润秋表示,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覆盖了**60%以上的碳排放量,我国还启动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8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14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了489.61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介绍,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已经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举措,成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同时,生态环境部牵头构建产品碳足迹的管理体系。指导发布了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上线了**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填补了**数据空白;定期发布**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涉碳贸易壁垒,推动碳足迹规则标准实现**的衔接互认。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影响力的碳市场,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李高说。

  此外,黄润秋表示,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十四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涵盖要素齐全、布局科学合理、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其中,由生态环境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达到3.3万多个,覆盖了**所有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域和管辖海域,涵盖了水、大气、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各类要素,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