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筑牢权益保障网 绘就美好生活图景
财经9月23日讯 近日,在金融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平安集团积极响应号召,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口号,**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平安机构,围绕为民办实事、规范营销行为、抵制非法中介、防范电信**等四方面,扎实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等系列活动,推动社会公众学金融、懂金融、增强风险责任意识,营造社会全员“知金融理,做明白人”的浓厚氛围。
一、聚焦群众身边事 平安守护显担当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安产险聚焦县域农村高风险路段治理,开展平安“红绿灯”公益行动,依托历史理赔大数据,配合交管部门排查18市586个风险路段,捐助捐赠信号灯、爆闪灯、路口卫士、减速带、凸面广角镜等设施2000余个,协助升级改造公路,相关路段事故量下降21%,市民道路投诉率下降31%。通过“风险前置”,将保险传统的“事后理赔”转变为“事前守护”,守护村民的平安之路。
秉持“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更多人群”的理念,平安银行面向中小学生打造“第九节成长课”品牌课程,通过线上开设课,线下设置流动书屋,开展银行现场研学实践,以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为核心,**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新增金融普法内容,帮助青少年学习掌握金融知识和**常识,累计触达200万人次。同时,平安银行再度跨界联合**法治出版社推出金融消保漫画《三分钟漫画电信网络**防范》,以漫画为载体,涵盖当前社会上最常见的电信网络**类型,针对老人、学生、职场人生、务农人群等不同群体,提供定制化的**建议。
二、强化适当性管理 筑牢权益保护屏障
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是落实适当性管理的重中之重。平安集团组织开展适当性管理专项培训,覆盖消保、营销、销售、产品等相关人员。通过宏观解读、微观诊断、关键剖析、实践指导等形式,提升相关人员对适当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考试深化记忆,以期达到针对适当性要求的知行合一。
同时,围绕针对消费者的金融产品适当性教育宣传,平安妥善运用各种渠道与资源,积极开展活动。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孙汉杰参加**金融传媒开展的"dou做金融明白人",从理赔条款、权益维护、保费缴纳、险种选择等多个实务角度,为消费者解析,如何理解适当性政策,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与服务。
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龙泉出镜录制集团"平安高管说消保"栏目,亲自科普“营销规范”和“三适当”原则,承诺从售前精准匹配到售中充分告知,再到售后权益保障,为消费者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三、下沉教育宣传** 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行动
平安人寿河北分公司深入开展"进百村"工程,依托**108个基层网点,组建了一支近500人的平安金融知识志愿宣讲团队伍,构建起覆盖**366个乡村的网格化服务体系。通过设立标准化“金融消保驿站专区”、开展特色“大喇叭广播”及常态化“每周进村服务”,为更多乡村地区提供实用的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截至目前,以累计开展教育宣传活动1500余场,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
平安产险广西分公司以社区、乡村宣传栏为抓手,建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推动金融知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打造广西金融教育宣传“桂阵地”,让金融知识普及真正走进“家门口”与“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已建成宣传站211个,覆盖55个社区和156个村委。
平安健康险天津分公司巧妙地将社区送餐服务与金融知识普及相结合。通过在餐盒上张贴醒目语录,平安志愿者将金融风险提示随餐盒一同送至独居老人、行动不便人士家中,并在送餐时开展"五分钟微课堂",用通俗语言讲解常见金融**手法,提示老年人避免因贪图小利落入**分子的**。活动覆盖了超过90个社区的居民。
宣传周活动虽有时限,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永无止境。未来,平安集团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将教育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深耕基层,不断提升消费者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助力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贡献更大的平安力量。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