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仁怀 “昱”见未来 恒昌公益携昱台酒丰收节揭牌两所“云杉校园”
如果爱心有温度,会有多暖?如果公益有速度,该有多快?如果善意有高度,应是几寻?
对北京恒昌公益基金会(下称“恒昌公益”来说,答案藏在6载坚守中——360度的全天候关怀,**时间的精准响应,呵护每一株云杉的向阳生长。
9月24日,恒昌公益走进贵州仁怀龙井镇,携手生态伙伴昱台酒及贵州仁怀市青年商会,相继为第十所“云杉校园”暨第四所“云杉中学”、第十一所“云杉校园”揭牌,并捐赠总价值近10万元的助学物资,以期用善意之火照亮大山深处的梦想之光,让公益新基建的种子在酱香仁怀生根发芽。
恒昌公益携昱台揭牌第十一所“云杉校园”
温度:360 度关怀 让善意触手可及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理之策,更是点燃未来的星火之源。对于被大山环绕的孩子们来说,优质教育资源的补给始终是他们成长路上的迫切需求。
位于“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龙井镇,地处仁怀市西南边陲,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优质教具不足、课外读物匮乏,成为制约这里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难题。对此,龙井镇**秦文勇表示,“公益机构和爱心企业持续关注山区教育,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帮助,还为师生送来宝贵的精神鼓舞和跨越山海的希望。”
龙井镇**秦文勇在现场发表致辞
“助学不应是一时一地的捐赠,更是长久陪伴与全维滋养。”恒昌公益**云龙现场介绍,自2019年成立以来,恒昌公益助学秉承“向上向善、共益未来”的初心,从学习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360度全方位关怀推动公益助学走向纵深。
回首6载,温暖扎根成长。从推动平等教育的“云杉校园”,到助力优质教育进阶的“云杉中学”,再到携手**外**高校优化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每一步都扎实**。如今,随着龙井中学、龙井小学被正式揭牌为第十所“云杉校园”暨第四所“云杉中学”和第十一所“云杉校园”,这份以教育为核心的温暖实践,又增添了公益新坐标。
无论是携手山东成武县在京流动党员党委**助学,还是联动昱台酒、贵州仁怀市青年商会等乡土力量并肩同行,亦或是合力智汇伙伴走进乡村教育一线,恒昌公益以“点-线-面”的生态化连接,让善意跨越9省地域蔓延生长。
“未来,我们将继续对接公益组织、调动本地商业力量,反哺教育,共建家乡。”揭牌现场,贵州仁怀市青年商会党支部书记王碧的承诺掷地有声。而昱台酒作为**酒都仁怀的酱香新秀,也许下“售出一瓶佳酿,馈予一册书香”的约定,助力家乡学子在书香中拓宽视野、积蓄成长力量。
速度:**时间响应 让希望无需等待
揭牌前一天恰逢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当两辆9米长的卡车缓缓驶入龙井中学校园,车厢里满载100台崭新四合一铁柜,将为学校住宿生的储物难题画上句号,让学校的师生们也切实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与温暖。此前,学生宿舍里的旧柜子已使用十余年,多数柜体变形,“老柜子门都关不牢”早已成为孩子们的烦心事。如今看着“云杉宿舍”崭新的储物柜,孩子们的开心喜悦溢于言表。
收到两所学校的需求后,恒昌公益迅速启动响应机制,从物资核实、采购到运输,不足一个月便完成**更换流程。将总价值近10万元的储物铁柜、体育用品、图书等物资送到两所学校,确保所有物资在开学季布置到位。“教育等不得,孩子的成长更等不得。**时间把好书、好物资送进山,是我们最朴素的愿望。”恒昌公益**云龙道出了恒昌公益全体志愿者“**速度响应”的初衷。
恒昌公益携昱台揭牌第十所“云杉校园”暨第四所“云杉中学”
“云杉象征着坚韧、挺拔与希望,这与大家期盼孩子们健康成长、立志成才的愿望高度契合。”龙井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王世平表示,“云杉校园”的助学捐赠看到具体的人、正视具体的困难,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真正把助学落到了实处。揭牌当天,仁怀市龙井镇政府向恒昌公益授予“爱心机构”的感谢牌匾。
“此次捐赠直击‘急难愁盼’,100台四合一铁柜、1200多册优质图书,每一件物资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需求,每一份善意都踩在了学校的痛点上。”。龙井中学校长姜培信在感谢信中如是写道。在接收到1485册图书和720件体育用品后,龙井小学校长梅世栋也感言,“图书补了缺,器材解了难,这份心意太实在了!”。
捐赠仪式结束后,捧着学生们回赠的红高粱花束,恒昌公益及志愿者一行实地走访龙井中学与龙井小学。在龙井中学首场“云杉课堂”上,仁怀市青年商会会长梁绍辉带来了“不放弃,总有星光”的分享。这位从北京大学**的仁怀企业家,在深耕酱酒传承的同时,始终惦记家乡教育。近年来,不仅将清北优质教育资源带回龙井镇,还牵头成立“清北亲子陪伴营”,让山里的孩子得以窥见山外的广阔世界。
课堂上,他结合干将和莫邪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课后,一位女孩告诉梁老师,“校训告诉我要走出大山,志存高远。我知道山外有山,所以我更想亲自走出去看看。”
仁怀市青年商会会长梁绍辉在“云杉课堂”上进行主题分享
高度:守望云杉凌云 让公益触达高远
物资捐赠是公益的“基础海拔”,守望成长则是善意的“精神高度”。前者为乡村教育筑牢物质根基,后者在山里娃心中种下向上生长的种子。
在恒昌公益的实践中,这份高度就藏在“云杉校园”的细节中。为了让图书真正适配孩子的需求,恒昌公益志愿者们提前调研两所学校的藏书结构,精心筹备2700册涵盖科普读物、文学经典、教辅绘本等类型书籍,从自然奥秘到童话寓言,从AI启蒙到人文历史,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知识宝库”。
公益植云杉,教育越山海。从“云杉宿舍”“云杉图书室”到“云杉教室”“云杉篮球场”,恒昌公益坚持“一校一策”助学战略,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助学体系。截至目前,“云杉校园”已扎根滇、蒙、黔、桂等9省,惠及万名寒门学子。
不仅如此,恒昌公益助学的这份长远守望也延伸至优质教育。2024年,为响应**人才振兴战略,恒昌公益为首批110名家庭困难的高中学**放首批“大学圆梦金”。在2025年高考后,捷报传来——40位受助学子参加高考,30人成功圆梦本科,上线率高达75%。
当暖心的关怀在**时间抵达,当天南地北的爱心守护每一株云杉成长,公益便已超越其简单的物质捐赠,成为以善心善意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桥梁。未来,恒昌公益将主动化身资源的连接者,携手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及生态伙伴等多元力量,以共生共赢的逻辑、简约**的尺度、可持续的眼光,不断拓展公益助学的半径,共同续写一份“向上向善”的公益答卷。
(图片为恒昌公益授权使用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