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暖银龄!惠忠庵社区“AI赋能・数字助老”智能设备实操课温情开课
惠忠庵社区 2025年10月29日 北京
岁岁重阳,情满社区。敬老的暖意总在这个时节格外浓厚。“眼下**正大力推进人工智能,AI 语音助手能简化日常、智能挂号能缩短就医等待、数字缴费能省去跑腿麻烦。咱们社区多数老人都用智能手机,基本操作也熟悉,但像智能挂号、缴水电费这些便民功能,对他们来说还是难 —— 要么找不到入口,要么怕按错按钮,要么担心网络安全风险。”
惠忠庵社区书记不仅在前期问卷调研中摸清了老人的数字困境,更在日常社区活动里发现了更贴近生活的难题:“现在出去吃饭都没有纸质菜单了,全是扫码点单。未来智能化浪潮只会更快走进大家的生活,老人们不能被落下!”社区此前收回的 30 余份老人问卷中,“想系统学习”“需要社区组织老人课堂”“想学习 AI 知识” 的反馈格外集中,字里行间满是老人们不愿 “掉队” 的心愿,这也让社区更坚定了 “为老人搭起数字桥梁” 的想法。

为响应** “人工智能 行动” 中 “推动适老化改造、让科技惠及全体人民” 的要求,同时落实《“十四五”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里 “推进智慧养老服务进社区” 的部署,10 月29日下午,太阳宫惠忠庵社区活动**暖意融融 —— 首场 “AI 赋能・数字助老” 智能设备实操课在此热闹开课。40 余位老人齐聚一堂,在张凡老师的细致指导下解锁智能手机实用技能,用科技温度点亮重阳佳节。

实操教学破难题:智慧医疗技能轻松学
“大家先打开微信,点右下角‘我的’,找到‘服务’按钮,”爷爷奶奶们看到医疗健康了吗?”咱们常用的电子医保卡就在这里啦!”课堂上,张凡老师手持手机实物演示,身后的大屏幕同步放出“大图标 红箭头”的清晰课件,把电子医保卡激活流程拆成简单步骤,反复演示。针对社区老人常用的安卓机型,她特意跳过复杂操作,只聚焦“允许定位—点击医疗健康—刷医保码—同意激活”等关键环节,确保每位老人都能跟上节奏。

在“社区周边医院在线挂号”实操环节,张凡老师结合老人就医需求简化流程:“点击地理定位,匹配最近医院,搜科室可以在‘搜索框’输入科室名字,有些医院一天最多可以预约取消三次,超过次数就不能预约挂号了。”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与张凡老师团队组成帮扶小组,**关照70岁以上高龄老人。社区郑奶奶在志愿者协助下成功预约皮肤科门诊后,笑着说:“以前挂号得麻烦孩子跑一趟,现在自己点几下手机就成,这课太实用了!”课程结束前,张凡老师还布置了 “课后实操任务”:“回家给子女演示一遍电子医保卡调出,下次课咱们检查成果!”

安全课堂护权益:筑牢银龄防诈防线
“陌生二维码别乱扫!弹出来的‘幸运**’填身份证、银行卡的都是坑!”考虑到老人使用智能设备时的“防诈顾虑”,张凡老师专门开设“安全防护小课堂”,用身边案例拆解“扫码领礼品”“冒充违停罚单、水电单”等高频**场景,还教大家实用技巧:“弹窗关不掉就按‘Home键’回桌面,收到转账请求先给子女打个电话核实。” 现场,社区还为老人们发放了《智能设备操作指南》,配套课件大字体、图文结合的方式,总结出“弹窗不点、**宜不要、二维码扫码不轻信!”的防诈口诀。社区刘爷爷认真记下口诀后说:“以前总怕用手机上当,现在知道哪些是‘陷阱’,心里踏实多了!”


需求导向谋长效:数字助老常态化推进
作为社区首场 “AI 赋能・数字助老” 课,此次课程的备课全程围绕老人真实需求展开:张凡老师和赫拉咨询公益团队提前梳理社区调研问卷,把 “不会挂号”“怕**”“想学缴费” 等诉求转化为课程**,连课件字体大小、操作步骤拆分都反复调整,确保老人听得懂、学得会。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后续 “数字助老” 课程将延续 “需求导向 实操优先” 的模式:“会定期收集老人反馈,比如有的老人说‘想学打车’‘想视频问诊’,我们就联合张凡老师团队针对性备课,每次课都设置‘讲解 — 模拟 — 实操 — 反馈’环节,让老人们把步骤记牢、用熟。” 这种 “按需开课、实操落地” 的做法,既是对社区老人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 “人工智能 社区” 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更让人期待的是,惠忠庵社区与张凡老师团队将计划以为惠忠庵社区为起点,发动社区居民支持与参与,共同搭建 “数字助老” 共享平台:不仅会整理这次课程的课件、实操手册、防诈资料,供周边社区参考使用,还打算发起 “青春助老” 志愿招募 —— 邀约大学生、职场年轻人、属地宝妈宝爸加入 “志愿讲师团”,用年轻人对科技的熟悉和耐心,帮老人们攻克 “不会点”“记不住步骤” 等难题,甚至会设计 “祖孙共学” 小活动,让年轻人带着家里的老人一起学,“让数字助老不只是‘上课’,更变成邻里间、代际间的温暖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