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即将结束停摆,市场迎来反弹曙光
作者:Tec** 热点速递 撰文:J1N,Tec** News

经过长达40天的财政僵局,美国政府终于看到了重新“开门”的希望。这场自10月1日开始的停摆危机不仅对**多行业造成严重影响,还波及到海外美军基地,引发了经济下行的担忧。
直至周日,美国参议院就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方案进行表决,并以60-40的结果推进法案。只要方案通过众议院并获得总统签署,政府就能恢复正常运作。
根据**进展,一群中间派民主党人与共和党达成初步共识:只要共和党承诺在12月前就医疗保健补贴进行投票,民主党将支持政府重启。法案还包括禁止联邦机构在1月30日前解雇员工的条款,这被视为联邦工会的一次关键胜利。
八名民主党人倒戈,推动了这项此前已14次被否的法案,市场情绪也随之回暖。
一场拖垮**的「停摆」
过去40天的「停摆」,让美国社会几乎陷入半瘫痪状态。食品安全检查暂停,科研项目被迫中止,NASA、国土安**等核心机构进入「**运作模式」。部分驻外美军基地后勤补给延误,连海外军事行动都受到波及。
多位美国**警告:如果停摆持续,经济衰退风险将急剧上升,数百万联邦雇员无薪休假或被迫带薪工作,航班延误频发、食品安全隐患增加、**公园关闭、税收退款延迟。
这不只是行政停摆,更是经济体系的「连锁反应」。消费信心指数连续三周下降,制造业PMI跌至荣枯线以下。高盛在**报告中警告称,如果停摆持续到年底,美国季度GDP增速将被拖累1.2%,而失业率可能攀升至4.5%。
来源:币安
为什么美国政府总是「关门」?
「政府停摆」的原因,是国会未能就新一财年预算案达成一致。表面上,这是一次预算分歧;实质上,却是美国政治极化的缩影。自1976年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关门」过21次,只要国会在财政年度结束前(9月30日)没能通过预算案或临时拨款法案,政府就会陷入「部分瘫痪」。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整理的1976以来联邦政府关门情况
政府「关门」,和市场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会问:政府不开门,跟我炒股、炒币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太大了。表面上看,这只是政客吵架。但实际上,它会直接影响资金在市场里流不流动,因为这不仅是政治停摆,更是流动性冻结。
2013年停摆时,道琼斯指数下跌2.6%,标普回落3%,美国GDP蒸发240亿美元;2019年停摆,美股大跌、比特币腰斩,从6,000美元跌到3,000美元,因为流动性被「掐断」。
今年同样如此。自10月11日那场「黑色星期五」暴跌后,美股、黄金、比特币几乎同步跳水。纳斯达克下跌3.5%,标普回落2.8%,黄金从每盎司4,300美元跌至3,900美元,比特币从12.6万美元高点跌破10万美元,总市值蒸发超万亿美元。
来源:Coinglass
为什么「开门」后市场就反弹?
每次政府重新「开门」,市场几乎都会迎来短线反弹。逻辑其实很简单「财政重新放水」。当停摆结束,政府恢复运作,工资补发、预算支出重启,资金重新流入市场。
这次也不例外。随着参议院投票通过方案,美股期货率先反弹1%,比特币重新站上10.6万美元。投资者押注,政府重启意味着新一轮财政**即将开启,尤其是科技股与加密资产板块,将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关门」成为美国财政的慢性病
然而,这种「开门—关门—再开门」的循环,早已成为美国财政的顽疾。截至2025年,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约占GDP的130%。庞大的债务让财政操作空间越来越小,每一次预算谈判都像是在悬崖边上走钢丝。
写在**
美国政府的「关门」,从来不只是政治戏码,它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货币、流动性与全球信用的游戏。在这个相互连接的金融时代,政治与市场早已绑在一起。美国的「关门」游戏,也在提醒我们:当世界的「**银行」自己断电,所有人都得摸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