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金融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研讨会举办
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
2025年5月8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承办的“善本金融与**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研讨会在学院举行。来自金融监管部门、学术界、实务界的数十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善本金融”理念与**特色金融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及创新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为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金融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图为会议现场
一、时代命题下的金融之思:从政策导向到实践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2023年**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坚定不移走**特色金融发展之路”,2024年**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积极培育**特色金融文化”,为新时代金融改革发展锚定了方向。此次研讨会正是对这一系列重要部署的积极响应,旨在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总结,探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案”。
作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近年来提出的“善本金融”理念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这一理念以“善” 为核,强调金融的功能性回归,主张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与**特色金融发展所倡导的“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坚持功能性是**位的”的要求高度契合。善本金融也是浙商银行扎根于一线的实践范式集成,并于今年3月在**经济出版社出版《善本金融·**特色金融发展新范式丛书》,为探索**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积累了很多鲜活的实践案例。
二、议程亮点:**视角解码金融发展新路径
1.主办方致辞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顾良飞在主办方致辞中指出,金融的**价值在于服务实体经济。浙商银行提出的“善本金融”理念以“善”为初心(服务实体、普惠民生,以“本”为根基(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可以实现金融功能性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重信守诺”到“风险防控”,从“义利并举”到“监管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正在通过“善本金融”的四大实践体系(金融顾问制度、县域金融生态、浙银善标、善本信托转化为生动的行业实践,为金融回归本源提供了创新范式。
2.联合主办方主题分享:系统性阐述“善本金融”理念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在联合主办方主题分享中系统阐释了“善本金融”的缘起和内涵。他表示,推进**金融理论创新,是当代金融人把握时代精神应有的使命担当,“善本金融”作为**特色金融发展新范式,其缘起是“时代召唤、实践需求和政治要求”,从**式现代化道路出发去审视**金融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推动金融定位与价值重塑,擘画了一条以功能性为**的**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其内涵是“以善为魂,以数为用”,把“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服务场景,同时也紧扣数字时代的历史机遇,形成了一套以社会价值立命、“善数融合”的金融发展逻辑,开启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创新实践。以善本金融为指引,近年来浙商银行始终坚持金融功能性为**性,推动金融回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源,导正金融放大功能,让金融服务资源更多地聚焦于正向正行的社会主体,让金融的发力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同频同向。
3.学术思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在主旨演讲中强调,**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在于“立足国情、遵循规律”。他指出,金融文化是金融体系的“灵魂”,**特色金融文化应兼具历史传承性与时代创新性:既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为本”“义利并举”思想,也要吸收现代金融治理的科学理念。针对“善本金融”理念,他评价道:“这一实践体现了金融机构对‘金融为民’宗旨的深刻理解,通过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模式,为破解普惠金融‘**一公里’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进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发展需要满足国民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必须有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金融的协调配合发展。**金融决不能走西方唯利是图道路,“善本金融”的目标是强调服务于社会价值,而非单纯追求盈利,倡导资本向善、财富向善和科技向善,其路径(如“金融顾问制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善本信用”探索符合国情的信用评价体系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是促进**特色金融发展的有价值尝试。
在主题交流环节,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构建**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展开热烈讨论。
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巡视员王宇指出,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所在,要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的价值取向,坚持**利益优先、人民利益至上。信用是金融的基础,所有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都是在信用的基础上起源与发展起来的,要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强化信用制度,通过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经济不确定性。浙商银行秉承“善本金融”理念,在努力发展银行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执行主任关伟高度评价了“善本金融”的实践意义,并积极肯定了浙商银行与五道口的合作。他认为,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推动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还能为信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他鼓励各方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善本金融”的更多可能性,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指出,近年来,**普惠金融蓬勃发展,兼顾了功能性与盈利性,未来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也存在一些挑战。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持续打造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推动完善普惠金融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推动普惠金融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经济出版社、**石化出版社**毛增余提出,《善本金融·**特色金融发展新范式丛书》的出版具有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实践案例的典范性、现实路径的可操作性,为**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传播,出版社将进一步加快后续同系列书籍的出版。
清华五道口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主任、**人民银行参事**华提出,“善本金融”作为一种文化理念,若想得到**推广并确保可持续发展,还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需要落实到金融产品和服务中,更具体而言,需要落实到监管政策、股东考核、内部管理的具体要求上。在**日益开放的背景下,金融从业者与学术研究人员需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如何坚定不移地走**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清华金融评论》执行主编张伟提出,《善本金融·**特色金融发展新范式丛书》紧密结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凝练总结了**特色金融发展中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他指出,走**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个持续探索、不断深化的系统工程,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关键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包括金融立法、修法以及各种体制机制的革新。
浙商银行**经济学家殷剑峰提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必须持续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他进一步强调,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他认为,金融的发展不应仅仅以追求利润**化为**目标,而应更加注重其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责任,这是善本金融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结语:以善为本,共赴金融强国新征程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更是一次金融价值取向的重新锚定。在**式现代化的征程中,金融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更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善本金融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为**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鲜活的注脚——它证明,金融的“善”与“利”并非对立,而是可以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文化培育实现共生共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将继续发挥“智库”与“桥梁”作用,携手金融界同仁,以理论创新**实践突破,以文化建设夯实发展根基,为加快建设**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清华力量。
正如会议主持人、清华五道口金融安全研究**主任周道许在总结时所说,**金融发展需要坚守“三颗心”:“初心”是以“金融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善本金融正是对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对乡村振兴“精准滴灌”、对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初心具象化;“匠心”是以“工匠精神”深耕**特色金融之路,无论企业实践、监管制度还是学术研究,都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同心”则是多方协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让**特色金融之路越走越宽。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善本金融”从企业实践上升到行业共识的新起点。随着更多金融机构加入这一探索,**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更多“**智慧”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