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货币洗钱案揭示东南亚欺诈网络渗透危机
香港作为**金融**和自由港,其加密经济生态早在官方政策出台前便已蓬勃发展。其中,以线下门店和网络群组为主要形式的虚拟资产场**易服务商(VAOTC)尤为突出,与本地及海外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共同为投资者提供**兑换和出入金服务。然而,由于虚拟资产的高度匿名性与无国界特性,大量与犯罪活动相关的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能够无障碍地流入香港市场,对当地经营者和普通投资者带来了法律与合规风险。
本文将以近期发生的内地大学生赴港参与虚拟货币**事件为切入点,剖析东南亚欺诈产业如何通过此类事件渗透并损害香港加密经济,并披露相关数据。
事件描述
2025年3月26日,一名内地大学生在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接到兼职任务,被要求前往香港通过当地找换店购买**数量的泰达币(USDT),并将资金转至指定区块链地址。具体操作流程包括使用个人银行卡收取人民币,在法币兑换店换取港币现钞后,前往指定加密货币找换店购买USDT,并由店家直接将资金转入指定钱包。
该学生完成数万元人民币的USDT交易后,其银行卡与微信支付账户被内地执法部门冻结,并被告知所收取的资金来自上游欺诈案件受害者的转账。
经Bitrace与曼昆律师事务所调查,这是一起典型的“卡接回U”式**手法,与东南亚地区的有组织犯罪网络密切相关。
链上分析
对指定收U地址TTb8Fk进行资金流向分析发现,该学生从指定找换店购买了2396枚USDT,这笔资金随后流入担保平台商家地址TKN5Vg。该地址长期与汇旺担保(HuioneGuarantee)和新币担保(NewcoinGuarantee)两家东南亚机构存在业务关联。
这两家担保平台长期为东南亚地区有组织犯罪提供服务,涉及非法网络***、黑灰产、**与欺诈等,而在本次事件中,则承担了处理上游欺诈资金的角色。
这表明,这是一起东南亚欺诈团体利用香港加密货币找换店进行资金清洗的恶性事件。
该模式属于常见的“卡接回U(Crypto-based money laundering)”手法,即**人员从欺诈受害者处收取法币赃款后,迅速通过场**易市场将其兑换为USDT,再转回给欺诈人员的区块链地址,并从中获取佣金。由于购买USDT需要大量银行卡与实名信息,**人员会提前招募大量兼职人员组成“**车队(Crypto Laundering Syndicate)”,这些兼职人员被称为“卡农”或“车手”。
在本次事件中,这名内地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车手,与香港VAOTC一起帮助完成了资金转换。所获取的USDT首先进入车队地址,车队在扣除佣金(返佣比例为33%)后,将剩余资金转给担保商家,并**通过担保平台完成结算。
犯罪产业化
Bitrace进一步对**车队的返佣地址**eZzC进行拓展分析,发现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而是一个高度产业化的大型**团伙的冰山一角。
追溯返佣地址的资金来源,可以找到7个其他**回U地址,这批地址与TTb8Fk位于同一层级,均从香港找换店处收取不等金额的USDT。其中,33%的资金转入返佣地址(标红),67%转入二级回U地址后通过担保平台倾销,整个过程分工明确。
分析显示,这批地址最早于2024年开始活跃,最初的资金来源并非香港,而是大量东南亚黑灰产风险地址。这更加表明该案背后是一个与东南亚有组织犯罪网络息息相关的团伙。
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仅这一个**车队便在香港通过同样手法非法清洗了超过31万美元。考虑到本案中仍有其他地址未被拓展,或者其他团伙地址尚未被察觉,这类非法利用HKVAOTC的产业化**活动的实际规模可能更为巨大。
黎明前夕的香港VAOTC产业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邵诗巍律师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OTC商的监管框架尚未**统一。然而,像香港、欧盟、美国等OTC主要运营所在地,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法案及牌照管理规定。
以香港为例,金融服务及库务局(FSTB)在2024年2月发布了有关虚拟资产场**易(OTC)服务的立法咨询文件。文件建议借助《反**及**资金筹集条例》(AMLO)引入OTC商的牌照制度。按照这一提案,香港计划通过AMLO建立OTC商的牌照管理体系,核心目的在于确保企业能够满足反**(AML)及客户身份验证(KYC)等合规要求。
这意味着,所有开展虚拟资产场**易服务的公司,包括场**易商,都必须向香港海关(CCE)申请相应牌照,并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但截至目前,该立法仍处于咨询阶段,具体实施细则和生效时间仍有待政府正式公布。
产业经营者需积极应对监管
当前,VAOTC已经成为加密货币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市场稳定和行业发展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香港即将出台OTC合规政策,产业内的经营者需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迎合监管要求。
产业内的经营者不仅需要严格遵守即将实施的牌照制度,还要建立并完善内部合规体系,确保所有交易活动都能满足反**(AML)及客户身份验证(KYC)方面的合规要求。
同时,经营者应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交流,积极了解**政策动态,并参与行业自律组织,为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过程中,产业经营者需特别警惕与**涉及非法活动的加密资金发生关联。通过实施严格的客户尽职调查及交易监控措施,识别并抵制可疑资金流动,避免为非法活动提供便利。
这不**助于维护企业自身的良好声誉,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总体而言,香港即将出台的OTC合规政策为虚拟资产场**易行业提供了实现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产业内的经营者应抓住这一机会,积极适应监管环境变化,不断提升合规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香港这个加密经济繁荣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