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最后的疯狂抢装潮:4月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同比激增近215%

  5月22日,**能源局发布1-4月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9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9.9亿千瓦,同比增长47.7%;风电装机容量5.4亿千瓦,同比增长18.2%。

  经澎湃新闻计算,光伏发电在1-4月份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493万千瓦(即104.93GW,同比增速高达74.6%。4月单月的光伏新增装机为45.22GW,较上年同期激增214.7%。

  今年以来,1、2月光伏合计新增装机39.47GW,3月新增装机20.24GW。4月份突然大幅提速,达到了今年以往单月翻番的水平,也创下历年来光**上半年新增装机的**月度水平。

  这背后**的推手是分布式光伏新政和新能源入市政策136号文的横空出世。

  今年1月,**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5月1日前并网投产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仍可享受全额上网补贴;此后的新项目只能选择自发自用或余电上网,原有的补贴模式**终结。

  2月9日,**发展改革委、**能源局重磅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文件将2025年6月1日作为“新老划段”的分水岭,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将以不同的价格方式结算。

  以上两个文件堪称新能源**断奶的“**礼”。新老政策切换的窗口期,催生出“430”、“531”两个抢装大限。

  电站投资商疯狂抢并网工期、组件厂商连夜排单甚至毁约低价订单、经销商接到“**通牒”限期付款否则订单作废……抢装盛况再度上演,**消沉已久的光伏产业链**涨价。3月份,组件价格环比涨幅超过30%,分布式组件均价涨至0.76元/W,头部企业报价甚至重回0.8元/W时代。

  但好景不长,鉴于当前行业供需严重错配,需求爆发和集体涨价只是昙花一现。

  分布式单体规模和投资小,抢装难度相对地面电站更小。澎湃新闻观察到,随着分布式抢装进入尾声、尤其是5月之后,**整体抢装力度明显减弱,组件厂商排产环比纷纷下调。抢装影响消退,产业链价格也快速回落。

  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025年一季度,由于“430”(4月30日前并网项目享受原有电价政策和“531”(6月1日后增量项目**市场化两个政策推动**,光伏市场呈现出火爆局面,各个企业纷纷加快项目进度,抢装潮带动组件、电池、硅片等价格大幅上涨。4月初,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2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54元/片,N型G12成交均价在1.59元/片;较年初涨幅为16.36%、28.33%、11.97%。另外,电池价格达到0.32元/W,组件价格达到0.78元/W,较年初涨幅为14.29%与14.71%。

  然而,随着抢装潮的结束,终端需求迅速缩减,各环节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跌。五一节后,N型G10L成交均价在1.01元/片,N型G12R成交均价在1.12元/片,N型G12成交均价在1.35元/片。硅片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抢装结束,终端需求回落。具体来看,五一假期结束后,下游组件和电池环节订单量明显大幅减少,买方低价采购意愿强烈,同时部分硅片企业为保证现金流流转和市场占有率,低价出售,进一步加快了硅片价格下行速度。此外,组件价格跌破0.7元/W关口,电池价格跌破0.3元/W。这意味着,各环节价格已跌到年初水平,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