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 投资未来——六位外国在华商会负责人谈中国机遇
近日,**主席复信**丹麦商会负责人,勉励**丹麦商会及会员企业为增进中丹、中欧友好和深化互利合作作出新贡献。**主席指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相信**就是相信明天,投资**就是投资未来。”
5月22日,**贸促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峰会主题为“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外国政府部门、**组织、外国商协会和全球贸促机构负责人以及中外企业代表800余人参会。我们采访了6位外国在华商会负责人,听他们畅谈**机遇。
——编 者
**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
美国企业仍视**为积极市场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对此表示,**美国商会认为,美中应该继续开展贸易,期待找到合作的方式。
“我们有800多家会员企业都在**,在华美国企业相信**市场具有潜力,希望能在**接触到尽可能多的客户,美国企业仍视**为积极市场,并期待与**继续开展贸易。”何迈可表示,在美国他一直强调,美国企业应该留在**,原因有二:一是**市场仍将保持增长,规模不可忽视;二是**在持续创新,希望通过在华企业了解这些创新,并在市场发展中受益。
**美国商会于4月25日发布了第二十七期《美国企业在****》(以下简称《**》。本年度《**》由来自商会会员企业的100余位代表共同撰写,反映了在华美资企业的切身经验。《**》指出,美中关系日益紧张已连续5年成为在华美资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超过了合规风险和来自**企业的竞争压力。但是另一方面,仍有近一半的企业将**列为其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何迈可认为,美中合作空间广阔,**在先进制造业和供应链基础方面具有优势,而美国产业实力强劲,要继续向**出口,所以双方都需要对方。两国政府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式符合双方共同利益,这样企业才能继续受益,消费者也可以继续受益。
谈及人工智能,何迈可表示,人工智能领域是两国创新交汇点,两国都说过,他们想找到合作的方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急需美中找到合作路径,因为这项技术可能重塑几乎所有行业。
何迈可表示,全球供应链紧密联系,不只是**与美国,也包括全世界。“合作对全球仍然**重要,希望美中能通过谈判达成共识。**美国商会主张关税越低越好。我仍希望双方尽可能**关税、扩大开放。”何迈可坦言。
**法国工商会会长贺明——
我们注重在**的长期发展
**法国工商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促进中法经贸合作。“目前,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设有办公室,并在包括大连、青岛等多地派驻代表,拥有超过1700家会员企业及中方合作伙伴,规模位居全球法国工商会网络第二位。”**法国工商会会长贺明表示。
2024年中法两国庆祝建交60周年,**连续多年成为法国在亚洲**贸易伙伴,构成了中法战略关系的基石。贺明介绍,法国企业在华投资领域多元,**法国工商会会员企业覆盖航空、能源、金融、医药、消费品等多个重要领域,既包括传统的制造业,也涉及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也更趋均衡,从沿海发达地区逐步向内陆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企业在华经营注重长期发展。”贺明表示,许多会员企业在**市场已有数十年历史,不仅实现了商业成功,更深度参与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本土化程度不断提升,在**建立了完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越来越多的会员企业正在积极调整战略,把握**消费升级、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这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法国企业对**市场的坚定信心。”
作为在华深耕多年的外国商会,**法国工商会对“相信**就是相信明天,投资**就是投资未来”的论述深表认同。“这一论述生动诠释了**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中法经贸关系的广阔前景。”贺明表示。
中法建交60多年来,从航空、能源到消费品领域,两国企业创造了诸多合作典范。法国企业在**市场取得的成功,充分印证了“投资**就是投资未来”的深刻内涵。
贺明强调,在当前**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法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法两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为**经贸合作树立了典范。
“我们注意到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以‘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为主题,这与法国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特别是在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等传统优势领域,法国企业通过数字化升级不断提升在华产业链价值。”贺明表示,同时法国企业正积极投入**数字经济浪潮,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开放合作带来的共赢机遇。
展望未来,**法国工商会期待**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资企业创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化创新合作,共同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加强政策协调,为中法企业合作创造更有利条件。**法国工商会愿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两国企业在科技创新、低碳发展等新领域深化合作,共同书写中法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董事会主席霍飞明——
**市场对我们至关重要
**德国商会在**大约有2000名会员,通过专业服务、强大的网络助力中德商业成功。“我们定期与**相关部门就德中贸易与合作相关事项进行会面,也会发布多项调查,以了解在华德国企业的商业情绪。”**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董事会主席霍飞明介绍。
“许多德国企业已在**经营数十年,深度扎根于**市场。”霍飞明介绍,不少德国企业因**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而视其为重要市场,不过最近中美贸易局势让在华德国企业的商业情绪受到了影响。尽管如此,超过半数的企业仍计划进一步投资**市场,尤其注重研发和创新。
“面对市场动态变化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德国企业正在加快其在**的本土化进程,由此形成了新的、更深入的融合格局,我们称之为本土化3.0。”霍飞明指出,**德国商会75%的成员公司关注本土化发展,本土化程度已经达到了75%到100%。这一阶段的本土化就是企业建立起新的智能供应链系统,而在这一供应链体系中,人工智能技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电动汽车等创新领域应用取得突破进展,为全球工商界共商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霍飞明也是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董事会成员,他以汽车来举例:“对于德国的企业来说,尤其是在汽车领域,我们需要缔结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合作的方向不光是共同合作生产,更多的是来提升我们的合作水平,比如说在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无人驾驶等新技术,这些都是德中可以开展合作的新蓝海。”
“**也是创新的领导者,许多会员企业计划或已与本土企业合作,将自身高品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创新速度相结合。”霍飞明注意到,**每年高新科技专业领域的**人才数以百万计,是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对高质量发展、低碳转型和创新的重视为德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商业机遇,**市场对德企提高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霍飞明说,**德国商会将更加坚决地加强**和欧洲之间的商贸伙伴关系,缔结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丹麦商会**创始会长李曦萌——
我们对**市场的信心从未动摇
今年是**和丹麦建交75周年。“**主席给**丹麦商会的复信不仅是商会,而且是丹麦企业界的莫**幸,在华丹麦企业对深耕**市场充满信心,商会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向丹中政府建言献策。”**丹麦商会**创始会长李曦萌说。
在**工作和生活超过30年,李曦萌见证了改革开放给**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聚焦高质量发展,在制造业的基础建设、供应链、自动化和人才领域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在他看来,放眼全球,在制造业的大多数领域,无论效率、质量还是人才,可以说都找不到像**这么具备优势的地方。“**制造业很发达,在世界上位于前列,我们为什么要将工厂转移到其他地方呢?不使用**的制造能力,这将是全球价值的损失。”
商事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不断缩小……李曦萌也见证了**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当前**形势复杂多变,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发挥稳定锚的作用,推动**和地区间合作,并鼓励所有**共同参与合作。”
李曦萌和**丹麦商会一直致力于架起一座了解**的桥梁。李曦萌表示,“商会的作用是什么?那就是凝聚企业,我们会将丹麦的企业带到**,将丹麦的商业代表团带到**。选择**,就是选择未来。我们对**市场的信心从未动摇,反而与日俱增。”
“现在比**时刻都需要大力倡导全球贸易。”李曦萌反对逆全球化行为,他希望丹中关系越来越好,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让世界发展得更好。“我相信,互相了解和信任是丹中互利友好合作的基础。**丹麦商会将一如既往地努力,积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两国更好合作。**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洲作为整体加强同**合作,欧洲各国各自加强同**合作,这对于欧洲的未来至关重要。”
**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朗——
**是很多日企最重要的战略市场
**日本商会成立于1980年10月,是**家在华外国商会。**日本商会会长本间哲朗介绍,据商会**对会员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8%的回答表示2025年将大幅增加、增加或维持对华投资规模。此外,得益于**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本期调查中有64%的回答表示对营商环境“满意”或“非常满意”,较去年同期有了提升。
本间哲朗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实现清零,服务业开放试点也有序扩大。公平竞争环境得到不断优化,本期调查中79%的日本企业认为在华与内资企业享有“同等或更优”待遇。
此外,本间哲朗指出,**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商务部多次召开外资企业座谈会,通告有关政策落地进程,倾听外资企业发展诉求。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53%的日本企业将**视为“最重要的市场”或“三大重要市场之一”,这表明日本企业对**市场的战略定位更加坚定,未来将继续重视**市场。
“现在,对于很多日本企业而言,**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如今的**已不仅是制造大国,更是创新大国、工程师大国。”本间哲朗表示,**具有以下难以替代的四大优势。
**是高度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经过多年深耕,日本企业已深度融入**的产供链体系,例如松下集团在华供应商数量就超过6000家。第二是**的创新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显著。第三是深厚的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第四是规模庞大且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日前,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时隔6年在东京重启,达成了20项重要共识。其中第十三项为:举行**政府部门与**日本商会对话。本间哲朗表示:“**日本商会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中贡献力量。”
本间哲朗希望,未来**日本商会能够在以下两个方面促进会员企业在华投资发展。
**是节能环保领域。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起即开始着眼于低碳环保绿色技术的发展,希望在这一领域强化中日两国合作,为**的“双碳”目标作出贡献。第二是健康养老领域。日本在老龄社会的治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上积累了**的经验和技术。例如,松下集团目前已在**推动了40个康养项目,希望日本企业未来在**银发经济的发展中贡献一份力量。
“希望**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本间哲朗表示。
**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
多数澳企视**为优先投资目的地
成立于1996年的**澳大利亚商会现有约200家会员企业,已发展成为推动澳大利亚企业在华商业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直言,“澳大利亚企业对**市场保持开放,基于中 澳商会《2025年中 澳企业经贸合作现状与展望报告》,70%的澳大利亚企业将**视为优先的投资目的地,而且其中一半的企业有在**继续扩产投资的计划。”
在冯栢文看来,澳中经济关系正迈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高附加值的新阶段。这不仅巩固了传统贸易的优势,也开辟了众多充满结构性增长潜力的新兴领域。例如,澳大利亚与**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加强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包括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电池回收技术和循环经济方案开发等,从而推动更具韧性的绿色产业生态建设。此外,**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都走在前列,电商平台更是遥遥**澳大利亚,为澳大利亚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模型,希望可以在这一领域向**学习并开展合作。
在如今的**贸易形势下,如何建立更安全、更平稳的供应链?冯栢文认为,“全球供应链持续重塑为澳大利亚与**深化合作提供了宝贵契机,**助推两国经济韧性的提升。澳大利亚与**的贸易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和‘装船出口’的模式上,进一步推动资源加工及高附加值产业链发展是增强经济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基础设施、物流等方面的投资很重要,将**加强供应链韧性。澳大利亚希望能够成为**可靠的伙伴,为彼此提供安全、高质量、可持续的产品。未来的供应链布局亟须澳中企业间的紧密协作,以实现‘共赢’。”
尽管许多澳大利亚企业都在考虑多元化发展,但仍有40%的受访企业依然聚焦**市场。冯栢文援引商会调研中一家受访企业的表述:“我们确实面临着多元化的压力,但**市场的机会仍然不容忽视。澳大利**烈欢迎**企业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冯栢文表示,“展望未来,我坚信澳中在绿色供应链和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持续拓展,会有更大的投资和更深层次的合作。”
(本版文字丁茜茜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