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就业工作加力、政策“组合拳”协同 “不断线”就业服务护航毕业生就业

  当前,正值**季。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期,就业工作再加力,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挖潜拓岗、聚力攻坚,全力促进还未落实去向的**生就业。

  教育系统将持续组织“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校企供需对接会和人才招聘会。近期,将在江苏昆山、安徽滁州等地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并对接就业资源薄弱地区相关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

  7月上旬,各省级教育部门计划开展省级招聘会超50场,预计提供岗位超3万个。各高校计划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超700场,预计提供岗位超100万个。

  下一步,教育部还将依托**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持续为离校未就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2025年,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活动暨带岗活动线上招聘专区将持续至8月底。7—8月,还将配合“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线下活动同步开设线上专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生就业服务司副****华表示,要求高校对离校未就业的**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持续为未就业**生推送岗位。希望**生要学会用好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用好各地人社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就业培训、见习等服务资源;用好团组织、民政等部门提供的就业帮扶措施,努力实现尽早就业的目标。

  教育部:提升就业能力 优化人岗匹配对接

  记者7月2日从教育部获悉,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

  据统计,在**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区,已遴选上线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

  各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目前,**高校共设置2025届**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生7.4万人。

  **华表示,经过调研,一批省属高校“微专业”就读**生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超过八成参与“微专业”学习的**生表示,通过学习补齐了知识和能力短板,提升了就业竞争力,为**落实去向提供了有效帮助。

  当下,正值**季。教育部将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与本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确保离校未就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参与职业能力培训、就业见习等尽早落实去向。

  教育部: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25年,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高校**生作为**帮扶对象,指导各地各高校提供有温度、有需求的帮扶服务。

  2025年以来,教育部会同共青团**实施了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组织高校团干部与帮扶对象“一对一”结对。截至6月27日,已结对帮扶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生近万人。

  教育部在财政部支持下指导地方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已完成培训2025届**生10万人。举办“宏志助航”专场招聘活动1124场,提供岗位110余万个。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宏志助航计划”项目培训规模。山西、重庆、云南等地已明确地方配套增加经费支持,总计扩大培训规模2.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