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强公共场所防暑降温举措 “多点发力”保障居民生产生活
我国江淮江南等地近期迎来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气温达到37℃以上的区域涉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7月4日,**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黄淮及以南地区炎热依旧,局地**气温可达40℃以上。
山东淄博:持续高温天气 需警惕中暑
近期,山东淄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部分时段**气温达40℃以上,白天相对湿度超过60%,湿热天气导致医院中暑病例增多,医生提醒,持续高温天气要做好防范措施。
近日,一名老人被紧急送到淄博市市立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生检查发现,老人体温升高、意识不清,是中暑导致。
淄博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于卫兵称:“接近60岁的一个男性,是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之后突然出现了头疼、头晕、出汗多、体温高、意识不清的状态,给他使用冰盐水降温,患者体温很快就降到了38℃以下,意识状态有所改变。”
医生介绍说,最近接诊的中暑和热射病患者已接近20例,并且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可能还合并有基础疾病,所以老年人更容易中暑。
于卫兵称:“如果我们仅仅是头疼、头晕、出汗多、注意力不集中这种轻症中暑的表现,要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利用风扇、空调或者湿毛巾擦浴等各种可能的方式,迅速使体温恢复正常。”
医生提醒,轻微中暑可以尝试自行调节,如果出现严重中暑甚至是热射病,**要及时送医**,避免中暑引发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江浙沪地区高温持续 多地气温冲击40℃
近期,江浙沪受高温持续侵袭,多地周末气温或将达到40℃,各地也加强了公共场所的防暑降温举措。
上海3日高温持续,强烈阳光照射下,街头行人**,即便在户外行走也是脚步匆匆。
持续高温使公交行业面临考验。3日,上海公交公司组织了急救应急培训。车厢里,医生为驾驶员们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
一旦遇上突**况,这些技巧能帮助司机在4—6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内为乘客争取生机。
在江苏,多地气温冲击40℃。在南京北极岩人防纳凉点,记者见到了很多前来纳凉的外地游客,这里备有风扇、桌椅、防暑药品等,同时通水、通电、通无线网络,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纳凉休闲。
针对社区老年群体的用餐问题,苏州、镇江等多地社区开始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针对高温天气,助餐点不仅调整了餐食口味,还将原有的送餐时间提早了半小时。
炎炎夏日,冰块成了炙手可热的“降温神器”。在浙江宁波奉化区的一家制冰厂,工人们把刚脱模的冰块入库存仓,再送到冷链车内装车。
每年七月份到九月份的制冰高峰期,这里日产冰量达42吨。
江苏扬州:4日**温达40℃ 多举措保障生产生活
从7月2日开始,江苏省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7月4日,南京、常州、扬州、泰州等地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达37℃以上。在扬州,中午的气温将达40℃,当地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居民生产生活。
在江苏扬州多个社区,网格员们开展“敲门行动”,走访辖区内独居老人,并在党群服务**等地设置集中避暑场所,为居民和户外劳动者提供纳凉便利。
在多个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调整作业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并备足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
气象部门预计,扬州本轮高温天气将一直持续到本周日,白天的**气温将维持在40℃上下。公众应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户外活动,以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