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币百科

Layer 2 网络上的智能合约部署流程 Arbitrum 与 Optimism 实战部署对比详解

在以太坊主网面临高昂手续费和网络拥堵的背景下,Layer 2 解决方案逐渐成为开发者部署智能合约的重要选择。本文将介绍 Layer 2 网络上部署智能合约的一般流程,并通过 Arbitrum 与 Optimi** 的部署实战对比,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这两大主流扩展方案的异同。

2025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官网注册地址推荐:

欧易OKX:

Binance币安

Gateio芝麻开门

火币htx:[

Layer 2 网络上的智能合约部署流程概述

1、部署前准备

在进行智能合约部署之前,需要完成基础环境准备工作:

1、安装 Node.js 和 npm,配置 Hardhat 或 Foundry 等开发框架。

2、设置好 Metamask 并连接至目标 Layer 2 网络。

3、创建并编写 Solidity 智能合约文件,编译合约代码。

4、准备好用于部署的账户地址和足够的 ETH 作为手续费(Layer 2 上费用较低)。

2、通用部署流程

部署至 Layer 2 网络的流程与以太坊主网相似,但需注意切换网络配置:

1、修改部署脚本中的网络参数(RPC 地址、Chain ID)。

2、通过 Hardhat 的 deploy 命令或脚本方式运行部署。

3、部署完成后可通过浏览器(如 Arbiscan 或 Optimistic Etherscan)查看合约状态。

3、Arbitrum 部署实战细节

Arbitrum 使用的是 Nitro 架构,支持与主网几乎一致的 Solidity 编译方式:

1、RPC 地址通常为 https://arb1.arbitrum.io/rpc

2、无需额外配置 Rollup 插件,直接可用 Hardhat 默认设置。

3、部署后合约执行速度快,Gas 费用极低,适合高频调用的应用。

4、Optimi** 部署实战细节

Optimi** 基于 OVM(Optimistic Virtual Machine),目前已转向 Bedrock 架构,更贴近主网:

1、推荐使用 RPC 地址 https://mainnet.optimi**.io

2、某些库(如 Ethers.js)版本可能需要升级以支持 Optimi** 的特殊逻辑。

3、部署成功后需等待短暂的确认期,虽然整体体验与主网相似,但合约可升级性支持更完善

5、部署对比与结论

根据网络社区和开发者实测反馈,Arbitrum 与 Optimi** 的部署体验存在一些差异:

Arbitrum 更注重交易吞吐量与低延迟,适合高频 DApp;

Optimi** 在合约扩展性与与主网兼容性方面表现出色,更适合 DeFi 类项目。

二者都支持 EVM,部署步骤相似,建议开发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与测试。

以上就是Layer 2 网络上的智能合约部署流程 Arbitrum 与 Optimi** 实战部署对比详解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