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加力空间充足 根据形势相机抉择
财经7月11日讯(记者李春晖2025年已经过半。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的骤然变化,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虽然GDP数据尚未出炉,但从制造业PMI等先行公布的经济指标可以看出,上半年经济呈现向好态势。
展望下半年,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宏观经济政策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增量政策:空间充足 相机抉择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例如上调赤字率、扩大专项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并于5月7日推出了一揽子金融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降息0.1个百分点等等。
这些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好于预期。”**民生银行**经济学家温彬说,在上半年打下良好基础之后,实现全年目标的压力相对可控,预计下半年政策大幅加码的可能性不大。
他认为,下半年政策将“以稳为主”,继续用好用足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在“预研储备”,暂时“备而不用”,但如果有超预期冲击发生,确保可以及时推出。
虽然下半年短期内宽松加码的必要性不强,但空间是充足的。浙商证券**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预计年内央行仍有一次0.5个百分点降准以及0.2个百分点降息。全年来看,2025年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与财政、产业、就业、社保等各项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今年以来,“两新”、“两重”成为带动消费和投资回升的主要支撑力量,其背后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快发行和使用,反映出财政政策对于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6月24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十四届******会第十六次会议作2024年**决算的报告时提到,下一步,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温彬表示,下半年预计财政部门将主抓落实,加快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见效。“下半年,全口径下广义财政空间还有超7万亿元,其中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分别剩余4.03万亿元、2.24万亿元、7450亿元,‘余粮’充足。”
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温彬表示,可能出台的增量政策包括盘活地方债结存限额、创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
“反内卷”力度或进一步提高
“内卷式”竞争通常指企业之间的低价、同质化竞争,是一种无效竞争,导致产业整体效益低下。
“企业间的内卷式竞争,使得行业陷入同质化、低水平的价格战。”**银河证券**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当前“内卷式”竞争已成为物价回升乏力的关键症结,并深刻影响着PPI向CPI的传导路径。
“内卷式”竞争现象受到**高度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1日召开的**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已有多个行业掀起了“反内卷”自律行动。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联合16家光伏头部企业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达成共识强化行业自律;今年5月31日**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
李超表示,当前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着力点更多侧重于控制增量,例如规范地方政府新增重复无效投资的招商引资行为;存量产能的优化主要以行业自律为主,规范低价恶性竞争,而非通过行政手段加速市场出清。
“下半年‘反内卷’的力度或进一步提高。”章俊表示。他建议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微观主体上,要强化企业自我革命,坚持创新**,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行业发展上,要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形成良性竞合生态格局。宏观政策上,要完善产业布局顶层设计,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杜绝“内卷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