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疯抢,Plasma的XPL公售有多香?
从 WLFI 到 Pumpfun 再到 Pla**a,牛市中的 IDO 公售一场比一场火热。
继 Pumpfun 引爆市场之后,近期最吸引市场眼球的就是由稳定币巨头 Tether 和硅谷传奇投资人 Peter Thiel 联合投资的新型稳定币专用区块链——Pla**a。
才短短两个月,这个被 Bitfinex(Tether 的母公司)、Peter Thiel 的 Founders Fund 和 Framework 等一线资本争相投资的项目就已经拿到了差不多 2750 万美元的融资,估值直接飙升到 5 亿美元。
Pla**a 为何迅速成为市场新宠?
在公开发售启动前,Pla**a 团队发布了一套严谨而清晰的参与规则。用户若想参与 XPL 的公开发售,必须首先将 USDT、USDC、DAI 或 USDS 这些稳定币存入以太坊主网上的官方金库(Pla**a Vault)。
存得越早、时间越长,你的账户就会累计越多的「单位值」,这些单位值决定你到时候可以买到多少 XPL。
因此,前段时间官方放出治理** XPL 配额允许用户存流动性进去时,**批五亿美元额度几分钟就被抢光,新增的 5 亿美元存款上限又在 30 分钟内**。更夸张的是,还有大户为了抢占名额,直接在以太坊主网上花了十万美元的手续费抢通道。
那么 Pla**a 究竟有什么特别?
Pla**a 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比特币主网作为**结算层,继承了 UTXO 模型的安全性,同时又在执行层**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确保智能合约可以无缝迁移。
最重要的是,Pla**a 链上的所有交易都可以直接用 USDT 付 gas,而 USDT 的普通转账**免费。
除了费用优势外,Pla**a 还具备两个重要特性:首先是原生隐私功能,链上交易默认公开,但用户只需简单的勾选即可隐藏地址和金额信息,并可在需要时进行选择性披露;其次是比特币流动性,Pla**a 通过无许可桥接技术将 BTC 引入链上,配合 Tether 自己的美元深度池,实现低滑点兑换和 BTC 抵押稳定币借贷。
Pla**a 一年能为 Tether 多赚多少?
虽然 Pla**a 对 USDT 转账提供零手续费,但并不意味着 Pla**a 没有收入。
Pla**a 之所以敢向用户喊出「USDT 转账**免费」,靠的并不是 Tether 用真金白银贴补,而是把交易按复杂度和优先级,把所有交易拆成了两种计费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就像是「1 米 2 以下的儿童免票」。
普通的 USDT 转账因为占用的区块小,就像是「1 米 2 以下的儿童」,节点直接把这类交易打包进区块,不向用户收 Gas。但为了防止刷垃圾交易,Pla**a 有一个基础的吞吐上限。同时为了避免恶意刷交易,用户也需要在链上留一小笔抵押,起到保证金的作用:一旦触发滥用阈值这笔抵押会被自动罚没。这样既保住了「免费」体验,也挡住了垃圾流量。
而其他超出单纯转账的请求,也就是更复杂的操作,比如一次调用多重合约、批量清算、机构级极速结算等,都会被系统识别出来,就需要支付费用了。Pla**a 节点的主要收入就来自这里,再加上从资产跨链、托管服务里收取的微额手续费,整个网络就有了自我造血能力。也正因为简单转账不再计费,收费模式的单价可以更灵活:按当前链上估算,每秒上千笔免费支付只消耗极低的资源,节点靠少量高阶业务就能覆盖成本并保持盈余。
支撑这一机制的是 Pla**a 的「双层骨架」。底层把区块状态定期锚定回比特币,把安全外包给 BTC 的工作量证明;上层直接兼容 EVM,开发者可以把以太坊合约搬过来就能跑。去掉传统 Gas 计算后,执行效率反而更高。Messari 在评测报告里提到,Pla**a 经过改进的共识在压力测试中单核 CPU 就能稳定处理千笔级别的支付,而节点的奖励**来自那部分复杂交易。
所以 Pla**a 到底怎么赚钱?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企业级「专线」——跨境汇款公司或游戏发行商如果想把转账从毫秒级推到亚毫秒级,就得进付费车道,为保证带宽支付固定 USDT 月费。
第二,合约与批量清算——DeFi 协议调用复杂逻辑仍需缴纳 Gas,只不过计价单位从 ETH 变成 USDT。
第三,桥接与托管——把资产从其他链提到 Pla**a 或从 Pla**a 赎回,都要交微额出口税,这笔钱进入 Pla**a 国库,再按规则分给节点和基金会。
第四,治理** XPL 通胀——验证**押 XPL 得出块奖励,Pla**a 国库保留一部分随时间拍卖,用于持续补贴点对点 USDT 的 0gas 支付。
四者叠加,足以反哺免费转账的网络开销,甚至还能为 Tether 带来一条全新的现金流。
假设 Pla**a 能成功承接如今绝大多数跑在波场和以太坊上的 USDT 流量,**笔直接进账就是被波场和以太坊截走的大部分链上手续费——年收入大约能达到 10 亿到 20 亿美元,再加上企业服务和跨链费,新增收入区间有望达到 12 到 30 亿美元。且 Pla**a 可能还有其他隐性收益与生态溢出:比如吸引新的大额流动性与项目加入,收取**「税收」;提供 SDK、企业节点接入,为链上应用收取商业费用等等。
但因为 Pla**a 的免普通 USDT 转账费用,所以保守估计 Pla**a 一年能给 Tether 带来 10 亿美元的收入。
而除了收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话语权。过去 Tether 必须跟着以太坊和波场的节奏走,一旦对方提高费率、修改规则,USDT 只能被动配合,支持 USDT 的基础设施(结算、执行、桥接等)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受 Tether 的控制。
而如今,Tether 提升 USDT 做清算货币的场景,囤 BTC 做储备资产,两者在 Pla**a 里合流,把散落在十几条网络的 1,500 亿美元 USDT 汇聚到一个统一清算层,让转账、兑换、回收都发生在 Tether 自己的地盘。Tether 也将获得更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顺理成章地握住了这层网络的收费闸口。
Pla**a 的 XPL 公售参与细节
随着公开发售日期的临近,Pla**a 团队也公布了详细的参与规则。
XPL 公售的用户,必须首先将稳定币(USDT、USDC、DAI 或 USDS)存入以太坊上的官方金库(Pla**a Vault)。系统将根据每个钱包的存款金额和持续时间计算「单位值」,这些单位值**决定了用户的保底认购额度。简单来说,存款越早、资金停留越久,就能确保在公开发售时购买更多的 XPL。
为了防止大户垄断额度,团队给每个 Sonar 账户设定了 5000 万美元的存款上限,并且每个账户最多只能绑定三个钱包。这意味着,无论用户用几个钱包累计的单位值如何,总额度均不得超出 5000 万美元。尽管整体金库并未设置硬性总量上限,但团队将灵活调控存款总额度,初始额度设定为 1 亿美元,并视市场需求逐步开放,以保证分配的健康性和平衡性。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公开发售启动后,用户需要额外提交新的稳定币才能实际认购 XPL **,在金库中的存款余额并不会自动用于购买** XPL。如果有用户未用完自己的认购额度,多余份额将会自动按比例重新分配给那些超额认购者。这意味着用户在购买时可适度超额申购,以获得额外的 XPL。
从合规性上看,参与公售的所有用户必须在 Sonar 平台完成严格的 KYC 审核,包括已有 Echo 账户的用户。美国用户需提供合格投资者证明,所认购的 XPL **也将在公售结束后额外锁定 12 个月;而英国、**、俄罗斯、古巴、伊朗、叙利亚、朝鲜和乌克兰等地区的用户将无法参与此次公开发售。
存入的稳定币资产将首先由白名单做市商在以太坊主网上 1:1 兑换成 USDT,然后借助 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安全转移到 Pla**a 网络,存储为 USD₮0。主网 Beta 阶段启动后,用户即可提取本金和期间积累的所有收益,提现过程透明迅速,一般不超过 48 小时。期间用户持有的存款收据 token 仅作内部凭证,**转移行为都会被视为提前提款,官方强烈建议用户避免用此 token 参与** DeFi 活动。
Pla**a 此次公售使用的金库设施由 Veda 提供,该设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安全管理资产超过 26 亿美元。此外,所有合约均通过了 Spearbit 与 Zellic 等**安全审计机构的严格审计,审计报告将在主网 Beta 上线前公布,进一步确保资金安全和透明度。
随着公开发售日期临近,Pla**a 这一场 IDO 有望再次点燃市场热情,大多数参与者都相信 Pla**a 将会在未来直接对战波场,成为新的「稳定币公链王者」,这也使得此次公售获得了如此大的关注度。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