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AI选手”强势归来 基金经理乘胜出击

  7月15日,AI算力板块强势上涨,多只被业界视为“AI算力基”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净值大幅飙升,涨幅甚至超过了相关ETF产品。其中,基金经理周建胜管理的诺德新生活A当日净值增长率高达9.42%,居**场**;金梓才管理的财通集成电路产业A等6只产品净值增长率都在8%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光通信、PCB领域在过去两年的AI大发展中实现了高速增长。随着全球大客户需求持续扩张以及AI产业长期向好,**厂商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目前AI算力领域的价值正被市场重估,需要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主动权益基金领涨

  7月15日,在龙头品种的**下,AI算力板块大涨。多只重仓该板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水涨船高,表现比相关主题ETF更胜一筹。

  Wind数据显示,基金经理周建胜、金梓才、任桀等管理的主动权益类主题基金当日净值增长率都在8%以上,而当日ETF涨幅榜**的新华中证云计算50ETF涨幅为7.15%。

  其中,周建胜管理的诺德新生活A净值增长率为9.42%,居**场**。从持仓来看,该基金一季度末重仓的新易盛、鼎捷数智均20%涨停,另一重仓品种胜宏科技涨幅也超过13%。

  金梓才管理的财通集成电路产业A、财通成长优选A、财通智慧成长A、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A、财通多策略福鑫7月15日的净值增长率均在8%以上。以财通集成电路产业A为例,该基金一季度末重仓的光环新网、奥飞数据当日涨超7%,腾讯控股等涨超3%。有迹象显示,金梓才或在二季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仓换股。

  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A此前刚刚披露了二季度末的**持仓,CPO领域三巨头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分别位居该基金的前三大重仓股,中际旭创、天孚通信7月15日的涨幅均在10%以上。今年以来该基金的回报率已接近70%,7月15日该基金净值还创下2024年10月成立以来的新高。

  资金流向出现分化

  近期,以AI算力为代表的科技成长风格再度崛起。ETF市场上,无论是成交额还是净流入额,相关产品都表现强势。

  7月15日至7月16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成交额位居股票型ETF**,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交额均突破35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最近两个交易日成交额也都在10亿元以上,位居股票型ETF前列。

  从资金流向来看,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为代表的宽基产品强势“吸金”。7月15日,该ETF净流入近10亿元,位居ETF**。7月以来,该ETF累计净流入额已接近50亿元,同样在ETF市场排名**,目前该ETF规模已回到800亿元以上。此外,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等行业主题龙头产品7月以来净流入额均在20亿元以上,位居市场前列。

  随着AI算力板块大涨,相关ETF资金止盈的情况也同步出现。7月15日上涨近4%的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净流出超7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安创业板50ETF当日合计净流出超20亿元。当日涨幅在5%以上的云计算、通信、人工智能等主题ETF合计净流出超3亿元。

  看好AI算力长期景气度

  展望下半年,财通基金表示,近期AI算力龙头相继发布超预期的财报,显示了AI算力的长期需求和高景气度。经历调整后,A股TMT板块再度来到性价比较高的区间。当前TMT板块成交占比已低于2023年、2024年多数科技风格调整到位时的水平。

  任桀在所管产品二季报中表示,今年以来,全球以**模型厂商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形成模型/应用-算力投入的闭环模式。**厂商擅长的光通信、PCB领域在过去两年的AI算力发展中实现了高增长。在客户拥有更高规模、更长期的需求后,一些过去相对保守的厂商也进入扩产阶段。随着全球大客户需求持续扩张以及AI产业长期发展,**厂商有望持续分享AI算力发展的红利。

  站在2025年中的位置,周建胜关注到了AI算力产业的强劲态势。一方面,科技巨头资本投入屡创新高,AI集群规模大幅跃升;另一方面,模型训练在推理与强化学习驱动下持续突破。周建胜表示,目前AI应用开始发力,例如OpenAI年度经常性收入(ARR据悉已破百亿美元;Anthropic的ARR增长速度惊人,再现互联网快速增长轨迹。

  “当前我们正在见证AI产业认知边界的持续突破,AI算力支撑一些应用持续创新演进,整个全球产业链也在重构进程中,创新的**企业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生态。”周建胜认为,AI算力领域的价值或正被市场重估,需要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努力把握时代机遇。

  任桀提示,未来板块不可避免会出现调整与波动。展望三季度,他会**关注GPT5等前沿模型的发布、新兴应用的发展以及OpenAI/Anthropic、海外云和芯片厂商、**相关公司如光通信、PCB等方向的经营状态,积极挖掘产业投资机会。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