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9月22日,**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金融部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支持**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和薄弱环节。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普惠小微**、绿色**年均增速超20%。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多渠道、广覆盖、安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基本建成,移动支付处于****水平。

  “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5年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科研技术**、制造业中长期**、基础设施**年均增长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农业保险为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11万亿元。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近5年,我国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达31.6%,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外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服务环境更加优化。”**人民银行副行长、****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支持银行根据企业信用状况,采用便利化措施,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其中,凭指令即可办理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同时,**取消贸易外汇收支名录登记等行政许可,**行政许可业务笔数下降超70%。

  目前,我国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跨境证券投资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制度、互联互通机制、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为主的跨境投资制度安排,跨境债务融资实施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

  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建设现代**银行制度,建设强大的**银行,是新时代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潘功胜介绍,“十四五”时期,**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加快完善**银行制度。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中我国占6席。”李云泽介绍,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完善。大型机构主力军和压舱石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小机构服务当地、特色发展取得实效。

  市场体系更加**。“十四五”时期,我国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成功设立并高质量推进北交所建设,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场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设立广期所,更好促进绿色发展。

  **收支运行更稳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展,对外经贸韧性增强、呈现多元化格局。“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我们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朱鹤新说。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超过10万亿元

  金融业开放是我国整体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我国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在**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我们会同各金融管理部门,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优化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机制,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潘功胜介绍,截至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超过10万亿元,境外机构熊猫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元。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我国已基本建成多元化跨境支付系统,包括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商业银行行内跨境系统,**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构建的跨境零售支付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目前,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

  “十四五”时期,我国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保护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利益。

  “5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李云泽表示,当前,行业不良**、资本充足、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稳中向好,均处于“健康区间”,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经济是金融的根基,经济领域的很多问题往往通过金融的端口显现并向外溢出,与金融风险相互交织、彼此传导。”潘功胜表示,要科学把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在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源头上促进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