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中国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在山东东营发布
10月21日,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学术交流**召开。会议以“科技赋能盐碱地特色产业”为主题,由**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举办。
**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李金祥,山东省委**、常务副省长张海波,**科学院院士种康,**工程院院士龙乐豪、金征宇,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必昌,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英坤出席会议。李金祥,张海波,陈必昌,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副主任徐轶,**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现武,山东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向东,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讲话,朱英坤主持。
**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金征宇做了题为《食养智慧驱动下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升级与发展》的主旨报告,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凤忠做了题为《盐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挖掘与高值化利用》的主旨报告,**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景蕊莲作了题为《发掘作物抗逆潜力 助推种业发展》的主旨报告。
**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玉义研究员发布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朱大洲研究员发布了《**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由**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组织编制,报告从科学技术的视角,系统介绍了我国盐碱地基本情况,梳理总结了盐碱地利用主要技术发展轨迹、重要科技进展成效以及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报告(黄河口滩羊》由**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组织撰写。报告指出,东营肉羊样品具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蛋白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等特点;二是富含硒元素,符合富硒农产品行业标准要求;三是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其苯甲醛含量达62.99 μg/kg,与草原羊肉的酯类果香具有明显差异。报告建议,应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禀赋,做好品质,做强功能,做足特色。推进全链条标准化,逐步迈向品牌化,拓展羊肉精深加工。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农村技术开发**有关负责同志,**科学院、**农业科学院有关院所负责同志,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市和黄三角农高区有关领导同志等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