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沪农商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率先兑现中期分红承诺 价值创造筑牢发展根基

  10月30日晚,上海农商银行(股票简称:沪农商行,股票代码:601825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行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差异化市场定位,整体经营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截至9月末,上海农商银行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资产总额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负债总额14278.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0%;不良**率0.97%,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经营业绩持续稳健向好。

  近日,**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结果,上海农商银行连续五年获评城区农商银行综合评价**。**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公司(中文简称“明晟”,英文简称“MSCI”也更新了上海农商银行2025年度ESG评级,从A级跃升至**级,在全球同业中处于**(leader水平。此外,该行在其他**外ESG主流评级中表现同样优异,万得ESG评级跃升至**级,综合得分位列**银行业**;华证ESG评级为**A级,中证ESG评级为**级,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评分再创新高,均位列行业**水平。

  率先兑现中期分红承诺 稳健经营厚植发展底色

  公告显示,上海农商银行已于近期实施完成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派发,向普通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4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3.24亿元,此次中期分红比例达33.14%,切实践行投资者回报承诺,展现了上市公司的责任与担当。

  自上市以来,该行始终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致力于与股东和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上市至今已累计分红达188.44亿元,为IPO募集总额的2.20倍,相较同期A股上市银行处于**水平,上市以来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并在业内率先实施完成2025年中期现金红利派发,与投资者及时分享公司价值创造成果。

  持续高回报的底气来源于稳健的经营成果。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9月末,集团资产总额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其中**与垫款总额7673.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以信贷投放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需求;集团负债总额14278.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0%,吸收存款113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1%,实现存**规模同步提升,规模实力稳步扩张,为后续业务的稳健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经营业绩方面,截至9月末,上海农商银行整体经营稳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198.31亿元,其中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营收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业绩增长注入多元化动力;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在当下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仍然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也是该行保持持续稳定分红的底气。

  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搭建以多元化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稳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差异化定价策略,在扩大存款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期限结构,实现负债成本持续压降。前三季度,该行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35个基点,成本端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

  在推进经营业绩稳健发展的同时,上海农商银行持续筑牢风险防线,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率为0.97%,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拨备覆盖率340.1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护城河;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9%、14.52%、16.87%,为公司筑牢资本安全垫。

  聚焦功能价值稳固根基 以客户为**做“好金融”

  在夯实经营根基的同时,上海农商银行深度聆听客户需求,重视价值内涵传递,通过聚焦客户支付结算、财富保值增值、融资及金融风险防控等基本需求,不断优化存**业务,深耕对公与零售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且便捷的功能型价值,稳固金融服务“基本盘”。

  在对公业务领域,该行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的融资及结算服务。截至9月末,该行对公**余额497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对公存款余额5196.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1%,对公存**业务稳健增长,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已成功落地**首单挂钩长三角日气温指数、上海国资国企优选债券指数的两项结构性存款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与资产配置渠道。

  上海农商银行立足区域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小微与三农需求,积极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打造以“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重塑普惠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截至9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余额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普惠小微**户数5.8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64万户,服务覆盖面与可得性同步提升;涉农**余额651.54亿元,普惠涉农**余额150.87亿元,保持“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地位;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项下对涉农经营主体累计发放**9.07亿元,发放规模持续位列上海同业**。

  在零售业务领域,该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零售转型战略,实现零售金融资产与客户规模的同步增长。截至9月末,该行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414.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0%;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2617.1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82%,客户基础持续夯实;储蓄AUM余额589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2%;非储蓄AUM余额2514.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3%。

  锚定特色需求打造专属价值 护航**领域持续发展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农商银行立足区域发展战略与客户差异化需求,在科技金融领域深耕细作,通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与生态化支持,解决客户的差异化痛点,打造专属价值服务体系,成为突破同质化发展的关键。

  上海农商银行围绕上海科创**及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纵深推进“鑫动能”“五专服务 六维赋能”综合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开放化、多元化的科技企业赋能生态,形成与政府、园区、投资机构、企业等各方主体共建共享的持续赋能机制。截至9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余额超1200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81.06%,精准支持中小科创企业发展;科技型企业**户数4662户,较上年末增长8.98%,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该行已为上海市25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44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支持,“鑫动能”培育库企业达1175家,其中上市及拟上市企业超250家,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提供**支撑。

  上海农商银行成立同业**面向科技金融的行业研究院,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空间装备等上海市**产业,以专业化的行业研究提供特色化的专属服务方案,支持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在空间装备领域发布“星箭贷”产品方案,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布“智驾贷”产品方案,并落地首批“星箭贷”“智驾贷”业务。

  该行还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客户生态圈、产业链,以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为契机,通过“捐赠 ”合作模式,构建专家、银行、高校、投资机构协同赋能早期科创企业的生态圈,并进一步探索推动“捐赠 ”模式的持续深化。

  传递“金融为民”价值温度 构建养老服务情感纽带

  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应对大城养老重要命题,针对老年客户占比高这一特点,结合老年客户的各方面需求,在做好养老金融服务的同时,为客户提供非金融的服务,使银行成为客户的情感链接。

  针对上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特点,上海农商银行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非金融领域,通过“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为老年客户创造情感价值,实现“金融为民”的温度传递。

  截至9月末,该行已建成1033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12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开展特色活动超5000场,将健康关爱、老年大学、社区舞台等八类服务融入社区生活。其中,“名医进社区”“健康大讲堂”活动联动沪上三甲医院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健康讲座与问诊咨询;“心家园”老年大学提供金融教育、琴棋书画等多元化课程,丰富老年客户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深化****社保主题银行建设,依托“一**办”平台,构建涵盖社保个人查询打印、企业网办业务指导、远程业务办理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新体系;借助云导办“虚拟综窗”,实现银行一站式办理金融账户结算和社保业务,深化便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将金融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共建“十五分钟生活圈”。

  综合来看,上海农商银行的三季报不仅展现了经营稳健发展的“硬实力”,更凸显了以价值创造推动服务型银行建设的“软实力”。面向未来,上海农商银行表示,将继续坚守金融初心,深化“三个价值”,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持续巩固客户优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自身可持续成长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