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庭日:产前筛查、诊断等辅助生殖手段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财经5月15日讯 5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家庭日”,**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负责人黄国宁教授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强出生缺陷防控意识,同时通过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以及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辅助生殖手段,可以有效**出生缺陷发生率。
遗传病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发生了变异
资料显示,出生缺陷又称为先天性异常或者先天畸形,是在婴儿出生前因遗传、环境或者两者交互作用导致的身体结构、功能以及代谢的异常。全球每年大约有800多万名新生儿受到出生缺陷影响,是导致婴儿死亡和长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的起点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遗传病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发生了变异。”**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特邀嘉宾、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副主任马端表示,目前已知与基因异常相关的疾病有15629种,大多数属于罕见病,相对常见的有近百种。不论是由哪种遗传病导致的出生缺陷,最根本的就是基因出现了变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下一代遗传了上一代的变异;另一方面可能是在胚胎或者胎儿**过程中,受到了体内或者体外不良环境的影响。
“比如我国南方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和唇腭裂较多,北方则神经管畸形比较多。以及存在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为此,我国也在大力推进出生缺陷的针对性检测或筛查,比如地中海贫血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等。”马端教授表示,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因此出生缺陷也存在地区差异。
产前检查、筛查和诊断对于预防出生缺陷发生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出生缺陷**预防”措施。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制度,建立起覆盖全链条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屡有成效。然而观念的缺乏仍然造成很多家庭的悲剧。
“我们曾接诊过一对携带DMD基因变异的夫妇,两个人都没有**疾病,但是一胎男孩由于遗传表现为肌无力,出生后到2岁还不能正常的站立和行走,但这对夫妇并没有引起重视,造成二胎弟弟和哥哥一样的情况。此时这对夫妇才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是DMD基因变异引起的,**通过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技术,让这对夫妇获得了一个正常的新生儿。但前两个孩子的悲剧已经无法避免。其实,如果早些干预,前两个孩子的悲剧也是可以避免的。”黄国宁教授举例。
**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生殖**总负责人邓成艳教授表示,如今门诊中医生会对怀孕夫妇做详细的询问,包括是否为近亲婚配、是否有反复流产史以及可影响生殖健康的慢性疾病、**服用等等。“对于女方或男方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单基因遗传病,我们也建议他们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选择染色体正常或无致病基因携带的正常胚胎进行移植,阻断让遗传病在家族中的传播。”
对此,**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副主任邹丽颖教授补充道,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于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至关重要。她表示,许多人对这三个概念不太清楚,产前检查就是大家理解的产检,孕周不同检查**不同,又称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则在孕12周至28周进行,这一时期是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黄金期,通过孕妇血生化指标、超声指标(如NT超声、无创DNA产前筛查等方式,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初筛,目的是为了筛出高风险的人群。而产前诊断就是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有创检查,通过羊水穿刺或脐血管穿刺获取胎儿羊水或脐血,进行核型分析明确胎儿是否患病。“值得提示的是,产前筛查不是诊断而是筛查,孩子是不是有问题,**要通过**的产前诊断明确。在这一过程中,希望孕妈妈们不能有侥幸心理,为了孩子的健康务必按照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