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取得新突破
今天(9月23日,**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和几项新的突破。
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健康**”,**落实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各地普遍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使“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逐步成为现实。同时,大力推进校家社“教联体”建设,建设协同育人良好生态环境。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介绍,“十四五”时期,教育部着力强化五育并举的各项举措,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深化近视防控方面,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实施了“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这个关键阶段,抓住电子产品使用这个关键因素,同时抓好学校采光照明这个关键条件,细化学校日常管理。
另外,教育部实施了“学生体质**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同时,广泛开展班级联赛,改进体育中考,丰富学校体育的“运动菜单”,根据学生兴趣、锻炼条件,把“菜单”进一步丰富,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近几年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王嘉毅说。
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上取得了新的突破。**2895个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到92%,今年实施的“学前一年免费”也惠及1200多万儿童。
怀进鹏特别提到,要把“县中振兴”作为构建公平优质基础教育的**和突破点,因为县域普通高中占据普通高中的“半壁江山”,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在教育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以及人口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相当于许多发达**的人口总量,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可想而知”。另外,职业教育为现代产业提供了70%以上的新**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基础教育方面,改变了以**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进行探索,淡化竞争、减少焦虑,高考综合改革也在各地**实施。
高等教育方面,在**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研究生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方案设计等创新性成果申请获得学位,历史性突破了学位授予中的“唯学位论文”限制。同时,我国还推进了人才供需适配改革,现在每年更新急需学科专业清单,并适时发布微专业、微学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另外,我国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上取得新突破。怀进鹏介绍,我国已与183个**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关系。建立了与东盟、中亚等周边**和“一带一路”共建**的教育合作机制,打造了**-中亚教育交流合作**等一批项目品牌。
张紫祎